中新網廈門11月19日電 (楊伏山 陳芳)“第五屆海峽兩岸消化論壇暨世界華人消化高峰論壇”19日在廈舉辦,本屆論壇,成立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協作組、消化微生態協作組,成為兩年一屆的這一兩岸消化高峰論壇的新亮點。
為促進兩岸消化病學學術繁榮、增進世界華人消化專業醫師的相互了解,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消化病學專家委員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臺灣消化係醫學會、臺灣消化係內窺鏡醫學會、香港消化病學會、香港消化內鏡學會、廈門市醫師協會主辦,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共同承辦的本次高峰論壇,廣邀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及海外華裔消化病學、消化內鏡學和肝病學權威專家,圍繞消化係腫瘤早診早治、炎症性腸病、胃腸動力疾病、胃腸微生態、膽胰疾病、肝病及消化內鏡微創技術等專業領域的發展動態展開深入交流,並探討當前形勢下共同協作創新之道,以期促進兩岸四地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水準的提高。
臺灣消化係內視鏡醫學會秘書長陳建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兩岸語言文字都相通,可以交流的地方非常多,在消化醫學領域可以相互取長補短。
他認為,大陸在基礎醫學方面,“做得非常的好,比臺灣進步很多,我們必須要追上這個步伐”;至於技術方面,兩岸處在伯仲之間,大陸這邊的發展越來越快,臺灣必須趕快再努力,彼此邁向更進步的空間。
廈門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洪豐穎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達相同的看法。他説,兩岸醫學交流日益熱絡,目的就是讓兩岸人民在享受醫學發展的同時,能夠共用健康。兩岸醫學上各有特色,加強交流,對兩岸有特別大的意義。
洪豐穎告訴記者,每兩年一屆的消化論壇,同時也是青年論壇和世界華人小論壇,至今已舉辦5屆,會議宗旨就是要不斷探索消化領域不斷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同時整合醫學診療手段和知識,最終提高看病和診病的治療能力。(完)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