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兩藝術家50件作品展示“不一樣的雲南”

2016年11月24日 13:24: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圖為觀眾觀展 馬騫 攝

  圖為觀眾觀展 馬騫 攝

圖為于湧作品 馬騫 攝

  圖為于湧作品 馬騫 攝

  中新網昆明11月20日電 (記者 馬騫)19日,“印象·真情——兩個臺灣藝術家眼中的雲南作品展暨于湧、蔡振源藝術創作研討會”在昆明啟幕。雲南藝術界“大咖”齊聚一堂,分享創作心得,共話兩位臺灣藝術家呈現的“不一樣的雲南”。

  本次活動現場共展出陶木、木石、水彩、油畫作品50件,其中于湧陶木、木石藝術作品30件,蔡振源水彩、油畫作品20件,呈現了一個獨特視野下的藝術雲南。活動現場,雲南省藝術界專家和不少觀眾都認為,兩位臺灣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一個不一樣的雲南,從尋常中發現了藝術生命。

  于湧、蔡振源兩人都來自臺灣,但都常居雲南,把雲南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兩人獨特的藝術作品在多個場合展覽展示,也多次獲獎。其中,于湧1998年底開始長居雲南,致力於雅石、殘陶與木雕、金屬等多種元素相結合的藝術創作。“藝術的價值不在於作品的增值與否,不在於你的刀法多好、手藝多優秀,而在於是否能打動人心。”于涌希望自己的作品不僅具表面的指徵意義,更蘊含生活哲理。

  蔡振源自2013年旅居雲南,寄情于山水之間。他的水彩畫創作打破傳統技法,以獨特的審美視角表現內心情感,在水彩畫傳統技法上融入國畫寫意意境,巧妙處理光線、透視、色彩等元素以營造表現的氛圍,在技法上獨樹一幟,中西融合,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及感染力。國外專業藝術機構評點其作品具有“心靈療傷”作用,能拉近觀眾與作品的距離,引發心靈共鳴及精神溝通。他多次婉拒北京和巴黎畫廊等藝術機構的邀請,發願將余生留在雲南繼續創作。他説:“我喜歡雲南,這裡最美的是情感。”

  “于湧作品非常融入鄉土,他能夠把視點集中到身邊民族民間的一些普通器物上發現美,並融入現代的審美理念,組合成為一個新的作品,很不容易。”著名畫家姚中華表示,兩岸也應更好地進行文化、藝術方面的交流。雲南省作協名譽主席、著名作家黃堯則對蔡振源作品作出如是評價:對於山水、對自然的色彩有一種相當大的融合力量,這種力量已經超出山水本身的力量。“他的水彩畫動力充沛,畫框是裝不住的,小景畫大畫。”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6日。(完)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