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海峽兩岸石獲學術研討會召開 傳承海洋文化“活化石”

2016年09月09日 14:14: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石獲”內建造的小“滬房”。 孫虹 攝

  “石獲”內建造的小“滬房”。 孫虹 攝

  中新網惠安9月8日電 (記者 孫虹)一水之隔的閩臺兩地,農耕、漁業生産方式一脈相承、互為補充。8日,海峽兩岸石獲研究專家相聚在福建省惠安縣崇武古城,分享、交流各自對於石獲研究調查的成果,以期攜手保護這項凝聚了先民生活智慧與優異工藝的寶貴遺産。

  石獲,是一種古老的海洋捕魚構造,堪稱人類漁業文明、海洋文化的“活化石”。其原理根據潮水漲退及魚群回遊特性,在海上築起一道道的弧形石墻;漲潮時,魚群會順著海水流動進入“石獲”覓食;退潮後,“石獲”攔住了魚群回遊的路線,漁民借此捕獲。記者了解到,世界上目前已發現600多座“石獲”,其中僅臺灣的澎湖島就有400多座。

  “臺灣稱其為‘石滬’,最早在1696年就有關於石滬的文獻資料記載。”醉心於臺灣石滬研究的臺灣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係教授李明儒曾帶領澎湖石滬研究團隊,耗費近6年時間通過衛星影像、現地調查和歷史文獻研究收集整理,圖文並茂地見證了先民的生活智慧。

  “大陸沿海地區可能還分佈著諸多‘石滬’,只是沒有被人們所認識。”李明儒告訴記者,“石滬”技術是先民的生活智慧,也是海洋文化的象徵。在澎湖、臺灣,部分“石滬”還在捕撈使用,一部分已保護起來,成為旅遊觀光、鄉土教材的景點。

  在當天舉行的崇武文化論壇·海峽兩岸石獲學術研討會期間,與會專家們實地走訪勘察了位於崇武鎮五峰村峰後自然村海灘上的“石獲”遺存。記者看到,在退潮後的海邊,一道弧線的長堤延伸了三四百米長。長堤由大小不一的花崗石混合壘起,上面長滿了牡蠣、笠螺以及許多介殼類生物。這處於2014年8月才被發現的“石獲”遺存,經當地媒體報道後引起了兩岸業界專家的關注。

  李明儒認為,“崇武石獲主要是花崗岩築成,且體積巨大,所以基礎厚實,能夠存在500多年。而臺灣地區的石獲大多是玄武岩、珊瑚礁,體積較小,再加上臺灣多颱風、地震,相對而言損壞程度比較大,要保留這麼久也是很困難的。”

  明清年間,大量大陸居民向臺灣澎湖、金門、馬祖一帶遷徙,帶去了包括石獲在內的多種生産方式,尤其澎湖地區大部分居民為泉州、漳州一帶後裔。惠安縣重華文史研究會秘書長陳金良認為,“在崇武發現的石獲年代早于澎湖200多年,也能驗證海峽兩岸的生産方式一脈相承。”

  近年來,隨著近海漁業日漸枯竭,機械動力的發達、航海技術的精進、捕撈技術與裝備的更新,石獲的日漸荒廢已成為世界性趨勢。在參觀了崇武現存的石獲遺跡後,李明儒十分振奮,“崇武峰後石獲有家譜記載,建於明朝年間,已經有500多年曆史,而且他們的漁主到目前還在管理,這是非常難得的。”

  對於如何更好保護現存的石獲遺跡,李明儒表示,“以崇武峰後石獲為例,雖然有部分石頭倒塌,可是大多散落在附近,便於修整,而且當地傳承人還健在,他們知道該如何修復。”同時他也呼籲相關部門及時善加保存修復,讓美麗的石獲地景及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更好的傳承下去。(完)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