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問道武當 兩岸媒體玉虛宮尋武術精髓(圖)

2016年08月31日 07:22:3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8月30日十堰訊(記者 趙苗青) 8月29日下午,由湖北省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辦的“借你慧眼看基地——第十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采風活動,聚焦武當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采風團成員先後參觀了武當山地質博物館、武當山特區規劃館、武當山博物館、玉虛宮等景點,親身感受武當山的秀美靈動、宏大氣勢雄偉,領略武當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武當山特區規劃館內的規劃沙盤圖吸引兩岸媒體人駐足觀賞,大家紛紛驚嘆于其規模的宏偉壯觀。

  當日最後一站,采風團一行參觀了素有南方“故宮”之稱的玉虛宮。玉虛宮位於武當山北麓,坐落在5平方公里的盆地之上,宮內外有四座禦碑亭,巍然對峙,亭內置石雕赑屃馱禦碑,大小不一。在玉虛宮前,武當山三豐派第十五代武術傳人袁修鋼道長帶領著其弟子整齊劃一地揮舞著拳腳,場面頗為壯觀。“兩岸武術同宗同源,每年來武當山學習武當武術的臺灣同胞有很多,但是專業學習武當武術能夠系統的傳承武當武術的臺灣學員不多。”袁修鋼道長接受兩岸媒體的聯合採訪時如此表示。

  被問及兩岸的武術交流情況時,袁修鋼道長表示:從94年起兩岸的武術交流開始比較頻繁,以前的時候臺灣民眾多是以進香團的形式進行道教文化交流。兩岸武術經過20多年的交流互相之間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希望加強兩岸青少年在武術方面的交流,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系統的學習武當武術然後將它完整的傳承下去。

  據悉,武當武術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內剛,行功走架如浮雲流水的獨特風格,在中華武林中獨樹一幟。2006年武當武術入選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挖掘整理出的武當內家拳法、武當太乙五行拳等有30多種,氣功9種,引起海內外武術愛好者廣泛關注。(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