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民俗藝人比絕活 攜手共探民俗文化傳承

2016年06月13日 07:50:0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兩岸民俗藝人比絕活攜手共探民俗文化傳承

圖為活動現場 朱曉峰 攝

圖為活動現場 朱曉峰 攝

圖為活動現場 朱曉峰 攝

圖為活動現場 朱曉峰 攝

圖為活動現場 朱曉峰 攝

圖為活動現場 李佳赟 攝

圖為活動現場 李佳赟 攝

  中新網寧波6月9日電(記者 李佳赟)澥浦船鼓、車鼓陣、骨木鑲嵌、彩泥塑、農民畫……這些散落于海峽兩岸的眾多民間非遺“寶藏”,承載著中華大地流轉千年的文化記憶。6月9日,海峽兩岸(高雄·鎮海)民間藝術交流活動在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舉行。30余名臺灣同胞帶來原汁原味的臺灣民間藝術,與鎮海本地“民間藝人”同臺切磋,展現了豐富多彩、一脈同源的中華傳統文化。

  在中國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風格古建築群——鄭氏十七房中,兩岸民間風俗及技藝得到集中展示的機會。活動現場,甬劇小戲和蛟川走書的悠揚曲調,讓人們感受到老調、老戲的魅力;澥浦農民畫的強烈色彩,洋溢著濃郁的鄉俗鄉韻;來自臺灣團隊的車鼓陣、創意臺客舞,則展現了原汁原味的寶島風情。

  臺灣高雄市社區聯合發展協會理事長劉高鈿表示,此行共有4個臺灣社區表演團隊到來,帶來了車鼓陣、創意臺客舞、客家歌謠舞蹈等節目。他認為,此次人氣旺盛的兩岸民間藝術“嘉年華”,不僅僅是雙方的表演展示,也是增進兩岸兩地民眾心靈契合的橋梁。

  踏著澥浦船鼓的聲聲鼓點,循著臺客舞的陣陣舞步,如何讓行走在消逝中的民間藝術及“老手藝”煥發新活力,也成了兩岸民間藝術家們共同討論的話題。

  寧波市鎮海區澥浦鎮農民畫合作社負責人蔣勇告訴記者,近年來,澥浦鎮通過成立農民畫合作社,深入挖掘農民畫的“老底子”內涵,再輔以現代工藝、市場推廣手段,澥浦的農民畫正被重新賦予生命力,如今已形成了農民畫手機殼、服裝、抱枕、錢包等周邊衍生鏈,正逐漸向市場化、産業化發展。

  劉高鈿認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兩岸文化同根同源,雖然由於兩岸一水相隔,造成兩地民間文化在傳承和表現上的一些差異,但保護和傳承是共同的話題。在此背景下,促進兩岸民間文化藝術的互動交流,在交流中借鑒、補充文化傳承經驗,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鑼鼓與舞步的喧鬧聲中,兩岸傳統民俗正煥發出新的活力,也守住了民俗中的濃濃鄉愁。寧波市鎮海區副區長張穎表示,“兩岸同胞根生同源,血脈相連,我們願以社區結對為平臺、以文化為紐帶,互相學習借鑒,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和民族文化的繁榮。”(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