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民眾齊鬧石獅蚶江海上潑水節

2016年06月13日 07: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兩岸民眾齊鬧石獅蚶江海上潑水節

  9日,第十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石獅潑水節舉行,圖為王爺船巡海儀式。 廖靜 攝

9日,第十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石獅潑水節舉行,圖為海上捉鴨。 廖靜 攝

9日,第十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石獅潑水節舉行,圖為海上捉鴨。 廖靜 攝

9日,第十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石獅潑水節舉行,上百船隻海上追逐潑水。 廖靜 攝

  9日,第十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石獅潑水節舉行,上百船隻海上追逐潑水。 廖靜 攝

  中新網石獅6月9日電 (廖靜)在著名僑鄉福建石獅,有一個叫蚶江的海濱小鎮。這裡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的出海口。9日,恰逢中國端午節,落地于蚶江的“第十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石獅潑水節”如期而至。

  當天中午1時許,寬闊的海面上百舸競逐嬉戲,船上人們盡情歡呼。只見漁船在海上旋繞,隨後船隻相互慢慢靠近,一陣陣暴風雨般的潑水突發而至,一時間鑼鼓聲、水聲、笑聲等鼎沸。

  每年的端午節,蚶江便會自發組織海上潑水活動和閩臺對渡文化節,並邀請臺灣民眾參與,以此驅邪消災、祈求吉祥、海上安寧。這一延續了幾百年的兩岸對渡文化習俗也見證和紀念著閩臺對渡史。

  “文化需要雙向交流。”臺灣鹿港文教基金會董事蔡雨亭連續10年參加海上潑水。他説,當年石獅先民跨海到達鹿港,將技術和文化帶到鹿港,從而形成了今天的鹿港。“蚶江對渡逐漸將兩地的單向來往變成了雙向來往。”

  晌午的海面波光粼粼,20位從雲南遠道而來的傣族男女也加入海上潑水的行列。雲南省景洪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黨總書記鄭蓉説,由於之前對石獅的海上潑水不了解,因此特帶隊來了解這一民俗,並且也希望借此機會相互交流。

  除了熱鬧的潑水外,王爺船巡海、海上捉鴨、攻炮城……10余項傳統民俗活動也將端午的節日氣氛推向了高潮。

  2011年,蚶江端午閩臺對渡習俗也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獲評中國最具地方特色民俗節慶。早在明清時期,石獅蚶江與臺灣鹿港同胞為了傳遞鄉音,在石獅的蚶江以及臺灣的鹿港兩地舉行兩岸對渡儀式,以潑水互相祝福,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海上潑水節”。

  石獅閩臺對渡交流協會會長林清闊也認為,蚶江的端午“海上潑水”成為維繫兩地同胞情誼、拓展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紐帶。

  蚶江古鎮位於泉州灣南岸,有著17公里長的海岸線,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及港澳臺胞達3萬多人,如今古老的蚶江港也正向世人展現新貌:昔日的漁港如今樓房林立,商貿繁華,具有濃郁閩南特色的紅磚古厝隨處可見。(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