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第一乾旦”林顯源談兩岸戲曲環境

2016年06月02日 10:30: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臺灣的狀態就不適合穩定”

  “臺灣第一乾旦”林顯源談兩岸戲曲環境


◆林顯源(右一)給學生説戲


▲林顯源的歌仔戲扮相

  東南網6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廈門大學2016“中文有戲”演出季正如火如荼在校內上演。“中文有戲”從2010年5月開始舉辦,今年來到了第七屆,來自臺灣的歌仔戲演員林顯源,幾乎全程參與其中,今年他的身份是總製作。

  被臺媒及同行稱為“臺灣第一乾(男)旦”的林顯源,2008年跨海來到廈門大學中文系讀博士,研究戲劇戲曲藝術。第一屆“中文有戲”舉辦時,因為他有多年舞臺演出、編導經驗,於是客串起導演及策劃。前年畢業後,他回臺在電視臺擔任製作人,這回為了“中文有戲”專程返廈。林顯源在臺灣時還兼任臺灣戲曲學院老師,對兩岸青年現狀多有接觸和觀察,導報記者就此專訪他,聽聽他對當前兩岸青年交流的看法。

  受“教改”影響

  臺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缺乏認同感

  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中文有戲”現在已經成了廈大畢業季的一個品牌,演出內容也很豐富,除了話劇、影視作品外,還有戲曲曲藝。是什麼契機讓規模得以越來越大呢?

  林顯源(以下簡稱“林”):2009年我導演的中文系2006級的經典話劇《日租房》首演時,獲得了很大肯定,這部中文系原創話劇後來還多次上演。在一次次的導演和排練演出過程中,我發現廈大的戲劇氛圍越來越濃,學校裏面有很多人才。於是,就想著把這些玩話劇和戲曲的學生組合起來,舉行“戲劇節”,同時利用這個平臺,把京劇、越劇、昆劇、黃梅戲等串聯起來,一起排唱。雖然是“中文有戲”,但現在不限于中文系,全校愛好戲劇戲曲的學生都參與了進來。

  記:從學校到社會,大陸戲劇戲曲發展蒸蒸日上,臺灣的戲曲教育環境呢?

  林:兩岸戲曲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就業環境,給人家的願景是最大的衝擊。

  像廈大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的學生,不愁找不到工作,對未來願景只是選擇的問題,他們可以留在廈門,或者回到老家,或者到北京、上海再進修。也是因為能進到廈大的學生,品質本身就比較高。而在臺灣,大學變成隨便什麼人都可以讀。

  就戲曲人才來講,在臺灣培養完沒地方塞,因為劇團人才已經飽和。雖然每個劇團都在説“缺人才”,其實一點都不缺,缺的是資源,缺的是演出市場,缺的是整體生態系統對演員的關注度。

  我常對臺灣學戲曲的學生講兩件事,一是,如果你想要靠演戲賺大錢,趁早轉行;二是,如果你真的喜歡表演,就當理想去做,反正餓不死。但是你要自己判斷,市場在哪。不一定是大陸,歐美也有市場,但臺灣相對狹小。

  可遺憾的是,聽得進去的人很少。

  記:為什麼呢?

  林: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的“教改”對臺灣年輕人影響非常大。因為“去中國化”,現在的臺灣年輕人對大陸不了解,連中國文化的根基都找不到了,五千年的東西就這樣被切斷、重構了,所以沒有認同感。馬英九認識到這個問題,可是他到執政後期才推行“微調課綱”,太遲了。現在民進黨一上臺,馬上廢除“微調課綱”。

  而我念小學時,剛好是上世紀80年代,臺灣當局正推行“復興中華文化運動”,當時的“臺灣文化建設委員會”在臺灣的中小學設立有關傳統文化的社團和興趣班,書法、算盤、國樂、京劇等等。中國傳統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價值更是歷久彌新。我喜歡傳統文化,更喜歡代表傳統文化的戲曲。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