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雅雅
2016年的農曆新年,應該是我這輩子最難過最沉重的一次過年了。
整個年假當中只要人在家裏就會忍不住開著電視,停在新聞頻道追臺南大地震的新聞,關心救人的進度,親友們聚會也都會談到這個話題,除了替死傷者和他們的家人難過之外,也免不了感嘆人生無常,活著的時候要好好珍惜彼此。
地震發生在淩晨,當時我在臺北正在睡覺,雖然被地震晃醒,但並沒感覺特別嚴重,反正這種搖晃程度比當年921大地震還輕微一些的地震在臺北不算少見,我翻個身就繼續睡覺了。但是第二天早上媽媽打電話給我,説那個地震震央在高雄美濃,我一聽這話就覺得事情糟糕了!震央離臺北這麼遠但還能感受到那種程度的搖晃,只要是住在臺灣時間夠長的人馬上就能判斷地震肯定不小,也能知道一定會有災情,但我真沒想到會這麼嚴重。
不過奇怪的是,雖然我感覺地震大到可以把我搖醒,但住家跟我只隔一條馬路的同事也正在睡覺,完全沒感覺到地震。我媽住桃園,離臺南更近,她也沒啥感覺。可是我的一個朋友當時開車正好經過新北市新店,他就覺得地震很大,因為他當時在開車,還奇怪車子怎麼突然開始不穩一直偏移,後來才知道是地震。
然而臺南地震的震度和規模雖然不小,但災情會這麼慘重,除了蓋房子的建商黑心無良之外,跟臺灣一向就不穩定的地質本身也有很大的關係。
臺灣本來就是多山的島嶼(還有火山呢!),能住人的平地本來就少,以前也沒有什麼防震避災的觀念,大概只要接近人多的都會區又是平地就趕快拿來蓋房子了,一般人就算曾經聽過“斷層帶”和“土壤液化”這種高深的專業名詞,知道這代表什麼、會帶來什麼危險的人也很少,買房子的時候會想到這些問題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有不少房子是蓋在相當危險的土地上。
我是這次地震後才知道,原來斷層帶在哪其實早就做過大型調查,而且都是公開的資訊,上網輸入自家門牌地址就可以知道。
例如來到臺北陽明山泡湯看夜景,就等於一腳踩上“山腳斷層”;去屏東吃個萬巒豬腳,就是在“潮洲斷層”附近吃飯;大家去花蓮玩順便逛逛東大門夜市、吃吃公正包子的時候,腳底下也踩著“米侖斷層”!
剛剛提到的這些斷層帶都是活動中的,意思是哪時候會發生地震只有天知道,更別提這些斷層帶都非常長,經過的地方有很多是都會區、學校、火車站,想想真的很恐怖。
而且更麻煩的是網路上公佈的資訊都是已知的斷層帶,但還有一些斷層帶是在地底下有活動但地表上沒有斷層痕跡、所以目前還沒發現的“盲斷層”。就像這次在臺南造成嚴重災情、震央實際卻在高雄美濃的地震就是發生在從前沒發現過斷層的地方,除非哪天地震了,否則根本不會知道這地方也有條會活動的斷層帶呀!
至於“土壤液化”這個更是深奧的名詞,我也是這次地震看了好多新聞之後,才決心上網了解一下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原來所謂“土壤液化”就是指原來存在地下比較深處的水份,因為地震時底層的土壤經過搖晃被壓實、排列變得緊密(這道理就像把麵粉放進罐子裏時,我們會習慣把罐子搖一搖、敲一敲,就可以裝進更多麵粉一樣),水份會被擠到比較鬆散的土壤表層,造成地表變成一攤爛泥甚至噴出泥水來的一連串過程。最後就會會造成地下深處的土壤地層下陷,而地表的土壤則因為水份突然增加,承載建築物的能力變差,所以建築物會下沉,就像去海邊玩踩在沙灘上時,因為海潮拍打的關係,腳也逐漸下陷一樣。
地表屬於砂質或粘土質地土壤的地方,都屬於容易發生土壤液化的高風險地區,例如河岸、海岸、舊河道、填海造陸的土地或因風力而堆積而成的沙丘。最近新聞都在報導一項之前沒有公開的資料,臺北市的“蛋黃區”內也有不少地方是土壤液化的高風險區。
例如許多外地觀光客喜歡去算命卜卦、也擁有許多本地虔誠信眾的松江路行天宮南邊就是其中之一,臺北人購買3C産品的首選地點光華數位新天地周圍也是,連北市之肺大安森林公園北邊也一樣是高風險區。
雖然土壤液化不像斷層帶一樣沒救,至少可以透過工程技術改良地質來挽救,但問題是臺灣的土壤液化危險區不像斷層帶的資訊早已經公佈,而是臺南地震發生後才終於決定要公開這些資訊。
身邊的朋友對這件事的想法都不一樣,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為公開土壤液化危險區是件應該而且正確的事情,尤其像我一樣還沒有買房子的人都覺得要儘快公佈,才不會買到地雷,賠上自己的辛苦錢。可是已經買房的朋友們卻都擔心萬一自己的房子剛好就買在危險區該怎麼辦?大部分的人都是背了幾十年貸款咬牙買的房子,房子幾乎就是一輩子努力賺錢的成果,萬一真的不幸買在高危險區,是要提心吊膽地繼續住下去呢?還是要忍痛賠錢賣房換到安全的地方呢?這真是很掙扎的事情啊!
不過回過頭想想,這些讓大家煩惱的問題最終還是錢能解決的問題,至少這場災難後我和身邊的親友都還能好好地活著,這已經非常幸運了吧?
本文為台灣網兩岸婚戀版原創,轉載請聯繫asoldoong@hotmail.com。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