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藝術界:傳統藝術應注重藝術觀眾的培養開發

時間:2015年07月15日 13:0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藝術界:傳統藝術應注重藝術觀眾的培養開發

  藝術小組交流:由中華文化聯誼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情係絲路·牽手寧夏—兩岸文化聯誼行”14日下午舉行文化對口交流座談會。圖為藝術小組人員圍繞傳統藝術傳承和發揚、兩岸藝術人才培養、藝術創作交流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台灣網 普燕 攝)

  台灣網7月15日銀川訊(記者 普燕) “優秀的傳統藝術需要傳承,也要注重藝術觀眾的開發”。昨日下午,參加寧臺文化對口交流座談會藝術小組討論的兩岸文藝界人士一致認為,當今藝術形式多元,表現手法多樣,傳統文化要獲得高品質的傳承和發揚,藝術人才和藝術觀眾的培養和開發同樣重要。

  由中華文化聯誼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情係絲路·牽手寧夏—兩岸文化聯誼行”14日下午舉行文化對口交流座談會。在藝術小組討論中,寧臺兩地藝術、戲劇、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傳統藝術傳承和發揚、兩岸藝術人才培養、藝術創作交流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為兩地藝術發展建言獻策。

  臺南藝術大學副校長鄭德淵在臺灣教授中國民歌,對寧夏的民歌藝術十分關注,近距離距離觀摩了回族舞蹈詩《九州花兒美》和史詩話劇《絲路天歌》等劇目後,感覺仍“意猶未盡”。他認為,臺灣現在很多的民族藝術已經“流行化”了,寧夏立足於回鄉文化、民族文化基礎上的戲劇作品仍保持較高的傳統藝術元素難能可貴。

  臺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執行長黃寤蘭認為,保持傳統藝術元素的純粹性固然重要,但要得到很好的推廣,需要在表演方式上不斷創新。“大陸市場廣闊,演員素質非常高,臺灣的創意産業相對發達,希望兩岸相關領域加深交流合作,製作出更多更好的傳統藝術作品。

  近年來,兩岸文藝界交流非常頻繁,人員來往密切。臺灣廣藝基金會協理陳鬱敏説,在中華文化聯誼會支援下,基金會與大陸合作開展了兩岸小劇場、創作人才合作創劇等多種交流嘗試,收穫豐富。期待在劇作舞美、舞臺設計、劇本創作、演員素養等方面深入溝通合作,讓兩岸劇作贏得更多市場和觀眾。

  “真正的劇院觀眾在哪?” 陳鬱敏拋出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她認為,傳統藝術創作離不開觀眾,臺灣和大陸的年輕人對於傳統戲劇的了解認知越來越少,因此培養藝術觀眾,培養民眾的藝術興趣和素養非常迫切。

  對此,西夏話劇院副院長甘露深表贊同。“優秀的傳統藝術需要傳承,也要注重藝術觀眾的開發”,她透露,對此,西夏話劇院在今年啟動了系列兒童劇團入校園及多項“藝術惠民”措施,“臺灣青少年校園劇團、兒童戲劇劇目很多、推廣形式多樣,可為寧夏的兒童戲劇入校園提供了寶貴經驗。”

  “藝術文化人口的培養,或許可用‘撒種方式’達到‘藝術均富’”,臺灣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徐繪珈建議,中小學藝術人才培養還可與各大博物館合作,用“複製品”方式將具有較高技術價值的文化作品送到各個院校,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她舉例説,在兩岸《富春山居圖》合併展覽後,曾與博物館合作,將展覽複製品送到學校,“非常受歡迎”。

  臺灣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總監林素春認為,“將傳統藝術推廣到企業,讓企業人員接觸藝術、欣賞藝術、喜歡藝術也是擴大藝術受眾的有益嘗試”。(完)

[責任編輯:郜利敏]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