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凱 攝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高凱)臺灣優人神鼓攜代表作《時間之外》即將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劇團藝術總監劉若瑀、音樂總監黃志群6月23日現身大劇院新聞發佈會,共同解讀了優人神鼓獨特的修行理念與寧靜氣質,揭開了作品《時間之外》的神秘面紗,並現場展示了劇中的精彩片段。
優人神鼓是臺灣獨樹一幟的表演藝術團體,劇團藝術總監劉若瑀是臺灣表演藝術圈響噹噹的名字。她早年走紅于金士傑創辦的蘭陵劇坊,後赴美紐約大學研習戲劇,曾為學長李安的畢業影片出演女主角。
但影響她最深的莫過於波蘭劇場大師葛托夫斯基,正是從葛氏獨特的訓練中,劉若瑀悟出了屬於自己表演的道路,她回到臺灣創辦劇團,“另辟蹊徑”捨棄繁華市區的劇場,帶領團員在臺北市郊區的老泉山裏“白手起家”,每日在沒有門窗、木造的簡單場地訓練、表演,讓身心與大自然密切交流,用表演者本真的生命狀態打動觀眾。
如果説劉若瑀奠定了優人神鼓的氣質,音樂總監黃志群則讓氣質轉化為了“精氣神”。自幼學習擊鼓的黃志群曾在馬來西亞精武體育會練武,並曾加入雲門舞集。在西藏、印度的禪修讓他氣場有如高僧般淡泊寧靜,“先學打坐,再學擊鼓”,令每個團員在臺上臺下的姿態都變得沉穩而自省。
在發佈會上,黃志群帶領優人們現場表演了《時間之外》中的精彩片段“涉空而來”,優人們用肢體動作結合鼓、木魚、鈸等的合奏,呈現了從繁複走向空性的過程。黃志群介紹説:“表演者專注地根據節拍發展移動身體,剔除了妄想、貪心,煩惱,心中清亮明白。這不僅是個人的聯接、是群體的聯接,在劇場裏也將與觀眾聯接,帶觀眾一起感受禪修的境界。”
劉若瑀也表示,希望優人神鼓的表演能幫助繁忙焦慮的都市人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優人神鼓曾兩次在上海演出,本次將是劇團在北京舞臺的首次亮相,令觀眾相當地矚目與期待。
《時間之外》是優人神鼓2011年推出的“標桿式”作品,劉若瑀説:“劇團研究、開發了一種獨特的肢體動作——精準的身體移動方式,分毫不差的節拍,都需要表演者全神貫注、保持高度警覺”,而《時間之外》融合了劇團此前《聽海之心》、《金剛心》等作品的精華部分,並用這種獨特的肢體動作結合擊鼓、武術加以闡釋。劉若瑀稱之為“行動的禪”。
整場《時間之外》演出分為“大驟雨”、“千江映月”、“涉空而來”、“蝕”、“漩中渦”等六場,每個場景都如詩句般清幽,給觀眾帶來“出世”般的寧靜。劉若瑀説,這樣的寧靜瞬間每個人的現實生活中都存在:“比如在嘈雜的城市,突然之間一陣很大的雨落下,那一霎,所有人都停下手裏的事,在避雨的地方,連説話都很小聲,好像被大驟雨收攝住了。這一霎,人們忘卻時間空間,寄身於當下真實的片刻,就是我們所説的‘時間之外’。”
舞臺上,表演者們根據精心設計的序列旋轉起舞,在快速的移動中保持高度精準的擊鼓,強烈的韻律感配合一張一弛的節奏,牢牢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表演者們男性光頭、女性束髮,身著由服裝大師葉錦添設計的黑白素色棉麻衣衫,清凈質樸的色澤觸感,無形中消弭了塵世間種種喧囂的慾望,帶領觀眾回歸當下時間空間的靜謐。舞臺大師林克華打造的鏡面地板清澈如水,與投射在舞臺背景上的多媒體影像共同營造出了“真”與“虛”的對比,協助表演者和觀眾共同進入“禪境”。
由黃志群創作的音樂是《時間之外》的一大亮點,優人們多年在大山自然中打坐、習鼓,神態表情都十分專注入神,他們棒下的鼓聲也透著東方美學的沉靜,曾經贏得《紐約時報》好評,稱他們的鼓點“敲響了寂靜之音”。除了鼓聲,《時間之外》還有大量的銅鑼,黃志群介紹説:“銅鑼有大有小、有強有弱、有輕有重、有遠有近,漸次的發展、流轉,最後慢慢隱沒在空性之中,剛好扣合了禪宗的一句話:‘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那就是直體生命當下的風光。”(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