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學界關於中華民國史的研究經過了一系列的曲折過程。上世紀70年代之後,海峽兩岸開始重視民國史研究。但是受政治影響,大陸和臺灣對民國史的認識分歧很大。
隨著政治環境的日益寬鬆,兩岸歷史學者經過二十餘年的學術來往和交流,對民國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觀點漸趨一致。雙方學者認同,將真實的歷史展現給兩岸廣大人民群眾,是歷史學者的時代責任。
本著這樣的精神,2010年,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組織了海峽兩岸四地(大陸、臺灣、香港、澳門)40所大學、研究機構的70位教授、學者,合作編著《中華民國專題史》共18個專題(18卷)。其中,除個別專題(如中共農村道路、臺灣光復、葡國治下的澳門)外,每卷都有大陸和臺灣學者參與寫作。至目前為止,它是兩岸間最大的學術合作項目。
這套書採取專題性的體例,突出歷史重點,不面面俱到。通過對民國時期政治、政黨、社會、經濟、軍事、文化、教育、民族、民眾運動和中外關係等多方面的深入、專門的研究,形成對中華民國歷史發展全過程的認識。
從各説各話到共同修史
這套書由中國大陸地區的張憲文教授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張玉法教授聯袂領銜。對於這套書的誕生,兩位學者都慨嘆不容易,對兩岸關係的改善也深有感觸。
張憲文教授此前已有多本關於民國史的專著,説到變化,他認為時代在不斷進步。1985年張憲文出了第一本《中華民國史綱》,54萬字的鴻篇巨制,但他認為這只是“半步走”,受政治環境影響,很多東西沒有講透。2005年,又出了《中華民國史》四卷本,很多觀點在發展,一些講不透的話也敞開了。這次兩岸共同修史,這種合作方式是一個創新,它有利於顯示兩岸歷史學者在民國史的許多重大問題上已經達成共識,是時代的進步。
“以前的中華民國史是兩岸各修各的,甚至互相攻擊。”張玉法教授説,記得上世紀70年代初的時候,聽説北京要修民國史,臺灣學界很震驚,有人説“北京修史,我們也要修。”於是,臺灣學界抓緊行動,很快出了一個《中華民國建國史》。自此之後,兩岸都開始重視研究民國史了。
張玉法認為,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在民國史的研究方面,兩岸學界的關係有幾個轉折。上世紀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是學術對抗期,雙方各説各話。上世紀80年代初期到20世紀末, 在鄧小平、蔣經國等兩岸領導人的推動下,雙方互相學習、交流,這是互相觀摩期。21世紀初,張憲文教授提出兩岸共同修史,這是一件跨時代、有里程碑意義的事。
雙方有分歧時求同存異
在70個人的編著團隊裏,兩岸差不多各佔一半。在溝通、商議的過程中,雖然還有一些分歧,但雙方盡可能求同化異或求同存異。
張憲文説,這套書對於兩岸長期以來形成的若干概念、提法、評價等通力研討,予以理性客現的界定,追求真理是兩岸學者的一致目標。儘管如此,也有一些分歧難以調和。比如皖南事變的説法、1949年的界定等,只能暫且不表,求同存異。
“我原來最擔心國共關係這部分內容最難寫,怕難以一致。”張玉法説,但兩岸學者觀點有差異時,找史料來證明,把歷史事實陳列出來,結果這一段內容寫得非常好,客觀地把歷史呈現出來,讓讀者自己評價。“以往臺灣人對民國史也有很多誤解,通過這套書,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歷史。” 記者 王晶卉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