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海內外數百作品亮相中國五臺山國際攝影大展(圖)

時間:2014年06月30日 08: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海內外數百作品亮相中國五臺山國際攝影大展(圖)

  第十一屆中國五臺山國際攝影大展舉辦,東南亞、日本以及臺灣、香港等國家與地區的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的精選作品參展。 高峰毅 攝

海內外數百作品亮相中國五臺山國際攝影大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東南亞、臺灣等國家與地區以及中國各省市的200多幅作品。以五臺山的自然風光、歷史古建、佛事活動、造像壁畫、民間藝術、民俗風情等為主題。 焦瑾琦 攝

海內外數百作品亮相中國五臺山國際攝影大展

  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信士聚集于山西五臺山普化寺內欣賞精美的大幅圖片,讚不絕口,並不時地用相機手機翻拍或合影留念。 白永興 攝

  中新網五臺山6月29日電 (王燕君)29日,第十一屆中國五臺山國際攝影大展舉辦,東南亞、日本以及臺灣、香港等國家與地區的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的精選作品參展。

  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信士聚集于山西五臺山普化寺內欣賞精美的大幅圖片,讚不絕口,並不時地用相機手機翻拍或合影留念。一位來自臺灣的遊客稱:“攝影師鏡頭中的五臺山比我們看到的更美”。

  本次展覽共展出東南亞、臺灣等國家與地區以及中國各省市的200多幅作品。以五臺山的自然風光、歷史古建、佛事活動、造像壁畫、民間藝術、民俗風情等為主題,內容豐富、視角獨特,讓每一位香客、遊人感受到五臺山的“佛國”魅力。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山西省攝影家協會五臺山分會主席樊文珍介紹,“圍繞五臺山的主題不變,但鏡頭創新、創作升級、影響更大,為助力五臺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是這次攝影盛會的顯著特點”。

  一位來自臺灣的攝影愛好者說,“五臺山本身就是石雕、木雕的藝術寶庫,加上這麼多院落中陳列的攝影作品,簡直就是一個佛教藝術長廊。五臺山深厚的佛教文化積淀給我們的內心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五臺山國際攝影大展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屆。海內外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用鏡頭記錄並展示了五臺山的秀麗風光、佛事活動、人文風俗,讓數百萬的遊客信士見證了五臺山申遺前後的變遷和興盛,推動了五臺山走向世界、打造世界旅遊品牌。

  第十一屆五臺山國際攝影大展由山西五臺山管理局、山西省攝影家協會、人民攝影報社等聯合主辦,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東北部,自然景觀與文化景觀相映輝照,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共存一山,是和諧文化的載體,更是海內外攝影人創作的“福地”與“高地”。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