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文化界的“男神”
“男神”——誇父
由人到神:翻開歷史,超越自然的力量
人:由類人猿進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並能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高等動物。
神:宗教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後的精靈。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丈夫。從生理學上講,具有xy染色體的人就是男人。在生理、心理上具有區別于女人的特徵。如具有男性生殖係統,具有男人的氣質和陽剛之美。從動物學上講,男人即為雄性的人類。
男神:……
以上是這幾個名詞在字典中的相應解釋,而男神卻是空白。我不知道“男神”是不是“男人+神”的最新組合,但單究“人”與“神”來說,這算是一個飛躍。古籍《說文》曰:“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女媧造人開始,上古各種神話傳說便不絕于耳,好像只有他們才能拯救人類于水深火熱之中,而渺小的人類想要追逐神秘世界的故事,卻鮮有問津。但誇父,卻是真實存在的。
《山海經》載:“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相對于中國古代神話里“天神拯救蒼生”係列,作為一個人類,誇父的存在證明了人類的能量。追溯到原始社會甚至更早時期,大自然是神秘莫測的,它能呼風喚雨、掌控洪災旱澇,在它面前,人類顯得渺小而無能。與其說人類崇尚自然,倒不如說是敬畏自然。而誇父的出現,使這個像是“永恆真理”般的存在變得不再那麼堅不可摧。他挑戰自然、不停追日的行為帶給人們一絲啟迪,原來自然不是那麼神聖不可侵犯,原來人類也可以有他自己的生存價值。
歷史上的誇父應該是戰死的,不論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段後來的“誇父逐日”傳說,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挑戰自然的可行性,更多的是證明自己的正能量。後來者更突出了誇父的“人性”,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有血有肉有追求的“三有青年”,他不再是僅存于《山海經》區區百字之內的男主角,他更像是人們崇拜的一個偶像,就像我們現代人所說的“男神”。
誇父之所以能成為“男神”,不取決于他的樣貌,更無關風月,好像他心中有一團火,在將自己燃燒過後,又繼續燃燒著其他人。這種“精神力量”鼓舞著人們,就像做任何事之前,只要喊一句“誇父,請賜予我力量吧”就能化所有不可能為可能,他更像是一個精神領袖。有人說,誇父是自不量力的追日者,是一位“精神病患者”,從“神經病”這個評判標準來看,依舊可以把他歸類到“男神”的行列,他的瘋狂讓人類可以直視自然,不再唯唯諾諾、躲躲閃閃,這就是“男神”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