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清事實、正本清源的匠心之作
廓清事實、正本清源的匠心之作
——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觀感
大型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後,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觀眾反響。該片歷經3年時間攝製,首次以紀錄片為載體,以影像編年體的形式全景式講述中國新疆的發展,是近年來歷史文化類國産紀錄片中的精品之作、影像工程。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攝製團隊立足選題的重大意義和重要價值,做到了政論性、史料性和藝術性的有機融合。
作為對中國新疆歷史的完整梳理和影像表述,該片首先有著極強的政論性,從政治上統攝和把握全片,觀點鮮明、力透紙背。《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分為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文明融合史4個專題,每個專題製作上下兩集,8集內容從不同方面闡明瞭全國各族人民高度認同的一系列重要觀點:新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秦漢以來就基本形成了多民族大一統的格局;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促進宗教關係和諧是新疆穩定繁榮的歷史經驗;新疆各民族文化紮根于中華文明沃土,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紀錄片是公共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以立場、觀點的科學性、正確性,駁斥了種種歪曲中國新疆歷史的謬論,澄清了長期以來在一些人頭腦中存在的錯誤認識。
政論性文本講求論據充分、用事實説話,要依託新疆地區悠久的歷史發聲,讓歷史告訴未來,必須建立在對相關史料細緻的發掘、梳理和展現之上。作為歷史文化類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中所體現的厚重、翔實的史料性尤其值得稱道。該片採訪了數十位國內外權威的歷史學者和考古專家,通過200多件文獻資料、考古成果以及實地拍攝的90余個文化遺址和歷史建築,描繪出了新疆地區在中華文明大視野下的歷史脈絡。據了解,在片中出現的眾多文物中,藏于國家圖書館的《清乾隆內府輿圖》、2019年在新疆尉犁縣考古發掘的唐代安西都護府軍鎮遺物、新疆吐魯番吐峪溝唐代佛教壁畫等均係首次在熒屏上亮相。在紀錄片中,學者專家們對這些寶貴史料的展示和詮釋形成了有力的證據性剪輯,構成了真實、客觀、可信的歷史敘述結構。除了中國的學者外,還有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西方知名專家學者在片中受訪講述,這使得全片的思想觀點尊重史料、立足事實,且具有國際化、多元化視角,因而避免了説教感,具有無可辯駁的説服力和跨國界、跨文化的傳播力。
紀錄片是對事實的創造性處理,是一種以真實性為基礎的藝術化表達。如果缺乏藝術性,就會“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高度注重影像的藝術性呈現,格調大氣、製作考究、畫面精美,使觀眾能夠在審美的愉悅中拓展眼界、增長知識、感悟思想。事實上,歷史文化類紀錄片主要涉及過去時態、完成時態,影像資料的缺乏,使得畫面呈現存在較大的難度。但《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並未過多采用當下流行的情景再現的方式,而是以一種“雜糅美學”的創新形態來增強藝術表現力。具體而言,該片運用了實地拍攝、寫意鏡頭、情景再現、電腦動畫、微縮景觀等多種表現方式,以實景呈現為主,集紀實美學、戲劇美學和技術美學為一體,有著很強的視聽衝擊力。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文物、遺存均為靜態,攝製組大量運用了延時攝影濃縮時間造成光影的變幻流動,使靜態之物在視覺上也能具有動態性和述説感。這些匠心獨運的細節,從藝術層面強化了影像文本所承載的觀點和史料的感染力。
該紀錄片的播出有利於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內各族群間的理解和認同,亦有助於搭建國際對話和交流的橋梁。期望兼具政論性、史料性和藝術性的《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能夠廣為傳播,在對內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對外廓清事實、正本清源上起到積極的作用。
(作者:唐俊,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高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