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迎難而上 臺書店業者找尋新出路

2020年08月29日 09:07: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馬路塗鴉、説書人講故事、童書公益拍賣……近日,一場名為“封街悅讀趴”的活動在臺北重慶南路舉行。豐富精彩的親子活動,營造出濃濃的閱讀氛圍,也帶動了兒童圖書的銷量。

  重慶南路是臺北一條有百年曆史的書街,但在經濟不景氣和網路閱讀興起的影響下,街上的榮景早已不再。不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內的諸多負面影響,臺書店業者依然迎難而上,通過舉辦活動、發掘特色、多元經營等方式尋找新生機,為書香園地多留一盞明燈。

  榮景不再

  對於臺灣的“40後”到“60後”來説,重慶南路書街是他們青春時的回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重慶南路有百餘家書店,從成立最早的商務印書館,到中華書局、正中書局、臺灣書店、東方出版社、三民書局、文星書店等,加上200多個書報攤,可以説是人文薈萃。

  老一輩臺灣人回憶,那時重慶南路一帶最有名的就是“兩星”,一是文星書店,二是明星咖啡館,都是很多人會去的地方。尤其在傍晚時分,學生、職員都習慣利用等車時間進店閱讀。在圖書大特價的年節期間,這短短的街上更是人頭攢動、比肩繼踵,好不熱鬧。

  然而,在經濟和網際網路因素的影響下,全臺灣的實體書店都受到了衝擊,重慶南路書店街同樣日漸式微。到今年年初,重慶南路原本100多家的書店僅剩10家。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書街銷售額僅為過去同期的六七成。有些業者撐不住,只好關門歇業。如今漫步在這條街上,放眼望去都是各種各樣的咖啡店、按摩店和旅行社,書店反而只剩了7家。前後對比,令人嘆息。

  另辟蹊徑

  “重慶南路不缺餐廳、不缺商旅。但一個城市若沒有書店,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社會就不會進步。”沈榮裕是重慶南路天龍圖書公司的負責人。對於傳承閱讀、弘揚文化,他有濃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了讓實體書店能夠長久經營,他無懼困境,思考轉型。

  21世紀初,天龍圖書公司開始走差異化路線,成為臺北屈指可數的專營大陸簡體字書籍的書店。迄今為止,他已從大陸引進了超過1000萬本簡體字書籍。“如果我沒有賣簡體字書籍,估計書店已經倒閉了,更不可能還開著三家店。”沈榮裕説,近年來臺灣圖書市場總體銷量下滑,但來自大陸的簡體圖書銷量表現良好。臺灣讀者愛看的大陸書籍,首推歷史、文化、藝術、中醫藥等類別,線裝書也賣得不錯。電腦等理工科專業書籍也很受臺灣讀者歡迎,因為臺灣市場上同類書籍選擇較少,而大陸往往率先出版相關簡體字書籍。

  在“獨善其身”之餘,沈榮裕還聯合周邊的書店業者成立“臺北市重南書街促進會”,一起為振興書街而努力。去年4月,協會舉辦“重南書街嬉遊記”活動,活動以夢想童話為主題,結合熱鬧的市集、Cosplay等形式,致力於提振實體書店的銷售量。據估算,活動期間一天就可以達到以往一個月的業績。最近的“封街悅讀趴”活動,也讓兒童圖書銷售提升不少。

  “閱讀要從小培養,從小紮根。”沈榮裕説,整體來看兒童書銷售仍然不錯,這説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重視。他計劃趁疫情期間租金較低的時機租下新店舖,在9月時于重慶南路再開一家新店。這家店一半的空間將用來做兒童書城,並不定時舉辦小小店長體驗活動。

  多元經營

  除了賣書,為了更好地保持營運,臺書店業者也採取多元經營的方式,拓展客源。

  例如誠品書店,在銷售紙質書籍的同時也出售音像製品、文創産品、服裝、玩具等,燈光及室內設計溫馨舒適,搭配的咖啡館富有格調。讀者來到這裡不只是來讀書買書,更是希望感受人文氛圍和藝術熏陶。

  與此同時,許多城市街角或偏遠地區的小書店,也都走出了各自的特色之路。比如藏身於新北市永和區菜市場旁的“小小書店”,它是當地社區藝文活動與資訊交流的推廣平臺,除了文學讀書會、寫作課程、手工創意課程外,這裡還會不定期舉辦各式議題座談、紀錄片播映、書友會等分享活動,並孵化當地社區刊物的誕生。有全新竹最美書店之稱的“或者書店”,是在地頗具規模的獨立書店,過去時常舉辦講座、活動,邀請民眾體驗、品嘗當地風味。疫情期間,該書店“逆勢操作”,舉辦醫療衛生、日常免疫力等實用講座,邀請專業人士到場分享,並控制進場人數,也走出獨樹一格的經營模式。

  還有像許多書店兼具“社區託兒”功能,孩子放學後先在書店等父母,父母接孩子時也會順道看書、購書,書店由此創造新的價值,找到新的商機。

  本報記者 柴逸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