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賦能文物保護:讓千年海外流失文物魂歸故里

2020年08月20日 08:4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8月19日電 (記者 胡健)“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上線雲平臺僅20余天,就獲得95.68萬的點擊量。去年在法國的首展,也讓‘消失’數千年的天龍山石窟,首次以完整形象出現在海外民眾面前。”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19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不久前,中國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個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作為其中唯一一個文物與科技相融合的數字化展覽,讓海外流失文物以數字“虛擬”形式重現舊日盛顏。

  天龍山石窟始鑿于北朝東魏時期(534-550),歷經北齊、隋、唐等不同時期的開鑿,形成洞窟25個,造像500余尊,飛天、藻井、壁畫1000余尊(幅)。天龍山石窟是佛教石窟逐漸中國本土化的典型實例,反映了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中國石窟藝術的卓越成就。

  上世紀20年代,天龍山石窟遭到大規模盜鑿,絕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海外,聞名於世的天龍山石窟造像身首異處、天各一方。

  為讓天龍山石窟“重見天日”,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與美國芝加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歷時六年,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等9個國家的近30座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採集到100余件天龍山流失造像的三維數據,實現11座主要洞窟的專業數字復原。

  《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該展覽分為“序”、“山”、“佛”、“人”、“尾聲”五個版塊。展覽利用沉浸式影院、幻影成像、3D投影、數字長卷、數字洞窟、VR石窟探險、全息影像、高清視頻、互動多媒體體驗等表現形式,創造觀眾能夠高度參與互動、沉浸體驗的展陳方式,全方位展示天龍山石窟被盜鑿前的原貌。

  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是國家“中華文化走出去”重點推廣項目。2019年7月,在法國聖但尼市進行首展,是中華文化走出去項目清單中第一個走出國門的文物與科技融合類項目,在全國率先走出了可借鑒的太原模式。2019年9月,在太原市博物館開啟國內首展。

  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是國際上第一例對歷史原因造成分離的石窟文物進行全方位虛擬復原的大型數字多媒體巡展,“我們希望這不僅是一場展覽,更要成為一次讓你我共同感受歷史文脈、體驗文化碰撞、感悟人生智慧、思考未來命運的儀式。”劉玉偉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