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老作家憶柏楊二三事:手稿、骨灰終回大陸
中新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 應妮)今年是著名作家柏楊誕辰一百週年,86歲的老作家周明日前在網路直播中回憶與柏楊夫婦交往點滴。在他的提議下,柏楊部分骨灰得以返回大陸。
周明與柏楊、張香華夫婦的友誼從1987年在香港開會結識後開始,此後的20餘年,雙方常有書信往來。
柏楊把文物文獻捐贈給大陸
“2006年,柏楊先生把他的文物文獻資料一共56箱、11745件都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這件事在當時影響很大”,周明回憶。
此事緣起2006年的電話聊天中,張香華説柏楊狀況不太好,今年已經幾進幾齣醫院,甚至還報過病危,大概要考慮一下身後事了。“我當時就建議她,如果能把柏楊先生的東西捐給中國現代文學館一部分的話,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臺灣一些大學、研究所、文學館,以及大陸的大學也都跟張香華接洽過,周明於是建議她親自來中國現代文學館考察一下,有比較之後再進行選擇,“我説我會尊重你的選擇。”
隨後,張香華和柏楊在西安的女兒崔渝生一起來到中國現代文學館,參觀了書庫和手稿庫。“手稿庫一般不對外開放,手稿紙容易變形發黃,所以裏面是恒溫恒濕的。她看過之後很是意外,沒想到現代文學館有這麼好的設備。”
柏楊聽過張香華的介紹之後很高興,“那就決定把這些東西捐給現代文學館吧。”這個決定一齣來,臺灣媒體就報道了,輿論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甚至出現一些惡言惡語,説得也很難聽。
“但是在這個情況下,柏楊先生説:‘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是隨意的,管他們説好説壞,甚至罵我,我也堅定不移。’這一點我們特別感動。”
為了擴大影響,中國現代文學館決定在臺灣辦一個簡樸的捐贈儀式。2006年12月15日,儀式在柏楊先生家中舉行。
周明憶及,捐贈儀式最後,柏楊先生坐在輪椅上,用洪亮的聲音説:“臺灣人與大陸人同文同種,都使用的是華文,都是中國人。”
當天離別的一幕深深印在周明記憶中。
“我起身告辭,請他先回臥室,我站在客廳目送老人,我看到他的眼睛濕潤了,而我也同樣落淚了。只見他坐在輪椅上被推進臥室,突然背著身舉起右手,頭也不回地向後擺了擺……沒想到,這竟是我見他的最後一面。”
柏楊部分骨灰回歸大陸
2008年4月29日,柏楊先生在臺北去世,享年88歲。5月17日,周明赴臺參加了撒放柏楊先生骨灰的活動。
“那天刮著八級大風,我們坐飛機到了臺東,從臺東上船,在大風大浪中,把柏楊先生的骨灰撒在他曾經服刑十年的綠島和臺東中間的海域。我當時突然想起了柏楊曾經給我們寫過一個題詞,叫‘重回大陸真好!’我想要不要帶他一包骨灰回大陸,真正做到葉落歸根。柏楊先生是河南人,如果帶回骨灰,在河南安排一個陵園,這不是好事嗎?我們在大陸的人還可以有機會常常來紀念他。”周明説。
徵得柏楊親人的一致同意後,柏楊女兒崔渝生帶了一包骨灰回大陸。後來在河南省作協副主席鄭彥英的幫助下,找到了上海企業家葛千松、伊華,他們在河南鄭州的新鄭開了一個陵園叫福壽園。經過鄭彥英週旋,也跟有關方面請示、報告後都同意在這個陵園安放骨灰。福壽園河南分公司不僅免費提供幾分地,而且還給柏楊鑄造一座像。
2010年9月12日,在親友們的見證下,柏楊骨灰在大陸的安葬儀式舉行。“不為君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説人話”,河南新鄭福壽園裏的柏楊雕像上刻有這樣一句話。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陳曉明認為,柏楊的“要做一個現代文明人”理念是他的一種很直接的生活經驗,他的世俗批評的特點也是在這裡體現。柏楊既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民間的知識分子,他又是具有現代水準的世俗平民知識分子,他看到文化深層次的病症,只有診治這些病症,只有把人性的本性塑造好,才能使中國文明真正具有現代水準。
他指出,迄今為止沒有人像柏楊那樣終其一生孜孜不倦地觀察社會現實,對當下現實隨時隨地發言,他既是在掃除那些陳規陋習,也是在開創市民社會新的生活空間。
從2005年開始,人民文學出版社與柏楊先生合作,陸續出版了《柏楊全集》《中國人史綱青少年版》等一系列作品,是柏楊的原創性論著完整地在大陸集中推出。在柏楊百年誕辰之際,人民文學出版社又推出了36卷本的白話版《資治通鑒》,周明、陳曉明應出版社之邀在網路直播中與讀者進行分享。
柏楊夫人張香華也專門錄製了一段小視頻發給出版社。她在視頻中説:“在進入他的書房,門上有三個號碼就是297,是他坐牢時候的號碼,(意味著他)把寫作當成苦修。”(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