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充分詮釋我黨初心:系列紀錄片《國家記憶——紅色沂蒙》觀感

2020年02月10日 08:58:00來源:央視網

  充分詮釋我黨初心的精品佳作

  系列紀錄片《國家記憶——紅色沂蒙》觀感

  最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播出了三集電視紀錄片《紅色沂蒙》,充分地詮釋了什麼是黨的初心。

  首先,它確立了一個很好的主題:共産黨一切為了人民,為人民謀幸福。

  本片開頭一集就首先給出了這個主題。1941年底,由於日軍的瘋狂“掃蕩”和“蠶食”,沂蒙所在的魯南抗日根據地同其他根據地一樣,迎來了最困難的時期:根據地面積大幅縮小,軍民吃不飽飯、穿不暖衣,軍困民愁。毛澤東派劉少奇前去破解危局。劉少奇到魯南經過調研後,只用一招就破解了危局。“雙減”運動的開展減輕了廣大農民的負擔,調動了廣大農民的革命激情和生産熱情,有力地促進了根據地的發展。

  “雙減”使根據地民眾看到:共産黨是為窮人著想的,是為窮人謀利益、辦實事、解疾苦的,是窮人的靠山、窮人的希望,是窮人改變命運的唯一指靠。根據地廣大民眾因此對共産黨就信服,就擁護,就跟從,就支援;最後的一碗米,拿去當軍糧;最後的一尺布,拿去做軍裝;最後的一個兒,送去上戰場;最後的一滴血,獻出來打豺狼。當軍人打仗需要吃飯時,就有人站出來挨家挨戶籌糧,推碾子碾米,用鏊子烙餅,然後再冒著硝煙送上戰場;當軍隊過河需要搭橋時,就有女人們卸下自家的門板、鋪板站在冰冷的河水裏當橋樁,用血肉之軀扛起板搭成人橋,讓部隊通過。老百姓的踴躍參軍使共産黨的隊伍越走越長,力量越打越壯;老百姓的踴躍支前又使共産黨軍隊的士氣越來越旺,戰鬥力越來越強。

  在開展“雙減”以增加群眾收入的同時,大生産運動也開始了。軍隊和根據地的黨政機關人員普遍開展生産運動,一手拿槍,一手拿鋤,開荒種地,辦工廠、搞工業,自己解決吃飯穿衣問題,減輕了群眾的負擔,同時也幫助群眾開展生産,真正形成了敵後根據地黨與群眾一條心、軍隊人民共生産的大好局面。

  正像本片中所説的,“雙減”運動把沂蒙老百姓的心和共産黨八路軍的心真正貼合在了一起,於是出現了“一門雙英”、“一門三英”、“一門四英”的送子參軍潮。在共産黨群眾路線的指導下,包括沂蒙在內的山東根據地面貌煥然一新。

  通過這些事實,本片第一集寫下這樣的結束語:“在山東根據地,一切奇跡的發生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力量。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是沂蒙精神的力量基點。為百姓謀幸福,是共産黨人永遠的初心。”這段話猶如畫龍點睛,不僅點明瞭本片的主題,更加突出了本片的主題。如果説,前邊是用歷史、用事實、用案例潛伏下主題、暗示著主題,那麼,結尾則是用哲理、用理性語言,再提煉出主題、揭示出主題,也更加地進一步有力地呈現出主題、強化出主題、凸顯出主題。

  其次,它很好地表現了這個主題。

  主題確定後,本片又從以下三個方面很好地表現了主題。

  一是用因果關係去表現主題。本片共有三集,這三集之間是有因果關係的。第一集講的是:共産黨八路軍為人民謀幸福,第二集和第三集講的是軍民一條心、一家人,人民擁護支援共産黨八路軍。三集之間,第一集是因,第二、三集是果;第一集是種子,第二、三集是收穫。沒有因,就沒有果;同樣,有了因,就必然會有果。共産黨為人民的結果,則必然是人民擁護共産黨。

  二是用典型案例去表現主題。例如,第二集“水乳交融”中講述的沂蒙母親王換于創辦戰時託兒所,全家捨棄骨肉親情而保存烈士血脈的故事,第三集“銅墻鐵壁"中講述的32位沂蒙紅嫂,用羸弱之軀為八路軍搭建“女人橋”的故事,“沂蒙六姐妹"在兩天內為解放軍把5000斤糧食烙成煎餅,送到前線的故事等。這些故事都非常典型,非常具有代表性,特別是都非常感人,可以動天地、感鬼神,讓人淚目。

  它們讓人看到的都是民心,是人民群眾的偉大之處,是人心的巨大力量。它們可以讓人更深切地體會到,共産黨的力量來自哪,共産黨勝利的秘訣藏在哪。

  三是用檔案來表現主題。作為一個檔案人,我注意到本片運用了不少檔案,包括文書檔案,如毛澤東給劉少奇的三份電報;照片檔案,如組織搭建“女人橋”的婦救會長李桂芳等人的合影照片,一位沂蒙大娘給炮兵連長指明炮擊目標的照片,“沂蒙六姐妹”的照片,戰時託兒所孩子們與養育他們的沂蒙母親的照片等,還有錄影檔案。有的地方運用檔案表現主題,有的地方甚至圍繞檔案講故事,這就強化了主題,講好了故事。

  檔案是真實的記錄。善於運用檔案,一可以增強權威性、真實性;二可以增強歷史感、厚重感;三可以增強電視畫面的豐富性、多樣性。如果電視紀錄片只有現在的記錄而沒有檔案這種歷史的記錄,只有鮮亮的記錄而沒有泛黃的記錄,則畫面缺少斑駁的色彩、豐富的色調,也少了視覺的轉換,會給人以單一感,産生視覺的疲勞。而把現實畫面與歷史畫面、現實記錄與歷史記錄穿插使用、交替運用,則增強了電視畫面的豐富性、多樣性,使之新舊雜陳、色彩參差、斑駁陸離、更加好看,從而更有傳播力。

  第三,這個主題在當下很有教育意義。

  《紅色沂蒙》具有感人至深、讓人耳目一新的生動事例和鮮活故事,又是採用的電視這種大眾傳播形式,而且還可以在網路這種更有傳播力的平臺上播出,因此是一部非常好的黨的初心教育的教材。它不但今天可以播,而且今後還可以播,因為這些故事是歷久彌新的,這些故事所體現的主題、所表達的道理是亙古不變的,它的教育價值是永恒的。

  這是一部能夠充分詮釋黨的初心與使命的紀錄片;是一部能夠讓人回顧歷史、指導現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高素質、增強力量的紀錄片;是一部值得看、值得學、值得藏,也值得推廣和傳播的紀錄片。

  (楊冬權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檔案館原館長、國家檔案局原局長)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