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畬鄉景寧的文明密碼:點滴浸潤久久為功 煉就最美氣質

2019年10月08日 10:4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麗水10月2日電(記者 奚金燕)文明,是衡量一地公共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準繩,也是地方發展的終極追求。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浙江,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久久為功不停步,涌現出了諸多新風景。

  初秋,步入景寧畬族自治縣,處處能感受到文明之風。公交車上,老少互相讓座;斑馬線前,司機主動禮讓,行人則加快腳步;文明和涵養便在這一起一落、一等一快之間傳遞。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近年來,景寧循著“詩畫畬鄉·和美景寧”的美好願景,全力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美麗城鄉建設。一座顏值和內涵兼優的畬鄉小城,正款款而來。

  共建共用文明創建讓城市有溫度更有內涵

  作為全國惟一的畬族自治縣、華東地區惟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景寧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民族風情。

  自2010年成功創建省級文明縣城以來,景寧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之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不斷鞏固和深化文明創建成果。經過努力,先後獲得浙江省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浙江省教育強縣、浙江省衛生強縣等榮譽稱號。

  在推進文明創建中,景寧舉全縣之力協同推進,狠抓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文化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安全環境建設,積極打造“詩畫畬鄉·和美景寧”。

  如今,畬鄉市容市貌不斷改善,城市品位不斷提升,治理模式不斷創新,市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飆升。

  馬路市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便民疏導服務點,原先的流動攤販變成了便民攤點營業戶,城市道路更加順暢了;馬路燒烤攤不見了,取而代之的規劃整齊的110區塊集中燒烤攤點,公廁、新廚房等配套設施完善,城區、社區夜景更美了。

  此外,景寧做小權力清單,做大服務清單,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成為常態,讓營商環境更優。

  家住新華小區的市民嚴芳説:“原來的佔道經營現象不見了,亂堆亂放的雜亂環境沒有了,小區更加乾淨了,我們真正感受和享受到了文明創建的成果。”

  通過系列文明創建活動,文明,已經成為畬鄉最美的“底色”。

  全民自覺處處躍動“志願紅”溫暖一座城

  人是城市的主體,沒有人的文明,就沒有文明的城市。景寧通過文明創建,倡樹文明新風,提升市民文明素養、文明自覺,為共建和諧美好家園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通過積極推進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創建,紮實開展移風易俗、小城鎮文明行動,文明意識深植人心。如今,景寧形成了人人崇尚文明、人人關注文明、人人踐行文明的良好風尚。

  通過積極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社會正能量,各鄉鎮(街道)開展“道德模範”“畬鄉好人”“好婆媳”評選,以及“萬張紅榜送好人”“萬朵鮮花送雷鋒”“家風家訓傳承美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節”等系列活動,崇德向善精神蔚然成風。

  通過規範管理,完善網路,推進品牌化建設,強化志願活動陣地建設,志願服務水準不斷提升,群眾參與志願服務熱情空前高漲,“愛心畬鄉”志願服務品牌不斷壯大。

  如今,涵蓋社區、居委、機關事業單位的志願者隊伍達2000多人。從自發組織到大街小巷撿拾垃圾,到走鄉串村為山區留守老人免費理髮;從幫助尋找失蹤人員、參與救援遇險人員……在景寧,處處可見的“紅馬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改變著城市,更凝聚了“和美景寧”建設的強勁動力。

  城鄉聯動文明之花綻放凝聚發展正能量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的振興。在東坑鎮白鶴村,由昔日亂堆亂放的空地整治而成的一大片田園花海裏,菊花競相綻放,遊客絡繹不絕。村裏的農家樂、鹹菜館生意紅火,忙碌的村民笑容滿面。

  白鶴村是一處下山脫貧移民安置點,過去臟亂差,近年來,搭乘著“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三美”東風,村莊環境面貌有了質的改變。同時,村民的發展觀念、文明意識也有了根本性的轉變,人人成為美麗鄉村的參與者、建設者。村裏還引進了工商資本,村民收入逐年增加,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現在,我們村裏一點也不比城裏差。”白鶴村黨支部書記徐一明自豪地説,去年村裏僅鹹菜館的收入一年就近70萬。

  2013年以來,景寧圍繞“文化禮堂、精神家園”定位,打造了一批畬鄉農村精品文化禮堂,並通過經常性開展活動,使農民群眾樂在禮堂、學在禮堂、玩在禮堂,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鄉風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目前,景寧已建成的69家省級農村文化禮堂成為教育教化、鄉風鄉愁、禮節禮儀、家德家風、文化文藝、法制宣傳、科學普及的新平臺,成為美麗鄉村的“精神文化坐標”,更成為美麗鄉村的一道靚麗風景。

  一山一水皆風景,一言一行顯文明。文明之風吹拂下的景寧環境美、風尚美、人文美、生活美,正以嶄新的面貌在綠色高品質發展路上行穩致遠。(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