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天路》代表北京市參加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逐鹿“文華大獎”

2019年05月09日 09:0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舞劇《天路》代表北京市參加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逐鹿“文華大獎”

  中新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8日從國家大劇院獲悉,5月24日至25日,國家大劇院原創舞劇《天路》將代表北京市,赴上海參加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角逐第十六屆“文華大獎”。

  中國藝術節是我國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文化藝術盛會,“文華大獎”是文化和旅遊部設立的國家舞臺藝術政府獎。

  2018年“七一”期間,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暨青藏鐵路建成通車12週年,國家大劇院推出以改革開放重點工程“青藏鐵路”為創作背景的現實題材舞劇《天路》。該劇由著名藝術家王舸、羅斌、印青、楊帆等聯袂打造,由活躍在中國舞劇舞臺的優秀青年演員黎星、潘永超、馮敬雅、秦丹妮、拉巴扎西、曾明等攜手北京歌劇舞劇院、中央戲劇學院舞劇係演繹。

  舞劇《天路》圍繞改革開放重點工程“青藏鐵路”的修建歷程及其成果,將青藏鐵路興建、停建、復建的現實歷程與西藏地區人民精神之路的訴求作為舞劇的兩條線索,著力展現一個“築路”與“心路”交織前行的故事。通過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特定年代的群體精神,通過微觀敘事折射宏大主題。

  著名作曲家印青授權其同名歌曲《天路》為此次舞劇獨家使用,並擔任該劇音樂總監。印青表示,“舞劇《天路》不僅是現實題材也是紅色題材,這種題材的舞劇創排,是敢為人先的,也是在藝術上的一個引領。”

  編劇羅斌在談及創作初衷時説:“你會發現這個故事的核心是兩條線索,一條是漢藏民族精神上的訴求,這是一條主線,是信仰。另外一條就是修路這條線,青藏鐵路的緣起就是我們故事的生發,歷經整條青藏鐵路興建、停止又再復建這樣一個歷程。”

  5月1日至5日、8日至11日,《天路》在戲劇場迎來第六輪演出。本輪演出中,為讓全劇故事更加完整,讓觀眾有充分的臨場感,排演組數次對舞劇的編舞、音樂、燈光、舞美做出諸多更新與調整。除了再現“春種”“相遇”“擁軍”“情愫”等經典舞段,上半場末尾,眾志成城的築路段落,將舞蹈編排與舞美實景相結合,近4米高的木架實景,掉落的瑪尼石,配合演員的舞蹈動作營造出逼真的隧道築路效果,讓觀眾切身體會到築路隧道下的重重艱險,感受到築路人的不易與艱辛。下半場新增“打墻舞”則源於藏民修築房屋時“打阿嘎”的傳統技法,在節奏鮮明的勞動號子下,演員們手持一人多高的木夯反覆擊打地面,以協助鐵道兵完成建設中打墻夯地的艱巨任務,氣勢磅薄、剛勁有力,充分體現漢藏一家、攻堅築路的深厚情誼。

  對於《天路》的打磨精修,總編導王舸在採訪中表示,“我們從年初就啟動對《天路》的修改打磨,所有主創演員都很累很辛苦,但過程卻很享受,對我來説也許很多年過去,也仍是一段珍貴的回憶。這次,我們對《天路》的舞段做出了很大的修改,增加了幾個大的段落,打磨了介面、細節之處,讓舞劇整體更流暢舒服,精氣神和之前有所區別,但核心內容卻一直都在。”

  編劇羅斌説,“新版《天路》的戲劇結構比上一版更加完整,段落之間的銜接也更加自然,都糅合在情節和人物的性格當中;舞蹈更加豐滿立體,加強了對‘心路’線索的描述,而‘天路’這樣的宏大主題,正是要通過‘心路’歷程來體現,兩條路構成一個扭結的結構,從而形成整部劇的力量。”音樂總監印青在觀演後也表示:“《天路》經過這一版調整之後,結構變得更加合理,故事更清晰、人物更鮮活;舞劇整體的情感昇華比原來更為加強。而故事線索清晰後,音樂的展開和演員的表演、劇情就更加貼合,《天路》的主題音樂貫穿也得到了加強。”(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