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呂國英:融合難,無界更難——藝術創作十大命題⑧

2019年03月01日 10:20:00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融合難,無界更難

  ——關於藝術創作的十大命題之八

  ■呂國英

  何謂融合?又何稱無界?

  就一般意義言,融合(藝術)者,是兩種或多種事物、元素融為一體的形態或狀貌;而無界(藝術)者,是基於全球化、資訊化時代語境下,全疆域、諸領域之邊界漸蝕或消失的趨向與情勢,是走向大同的“無界文化”所必然帶來“全域無界”的文明勢態。

  聖保羅醫院花園(油畫) 梵谷 作

  就文藝創作論,融合者,是中西藝術的“高峰”對話,也是中西藝術的“極致”審美,更是“雙峰”碰撞進而形成的人類藝術文明的“第三座高峰”。而無界者,是超越了工具、材料、載體等諸多元素之制約,超越了固有思維定勢、傳統文化之羈絆,以生命綻放、精神獨立、靈魂自由為最終審美對象,進而表現與矗立人類文明共同價值觀與審美理想的藝術形態也。

  永恒(油畫) 朱德群 作

  談藝術融合,論無界藝術,不能不説早期中西藝術交流,茲交流既涉創作主體,即最早踏上中西藝術交流之路的文藝先賢或仁人志士,又關創作生態、人文與政治環境,即民族文化、價值觀念、藝術傳統。前者主要“糾纏”于相關交流者的人文情懷、審美境界與思維方式,後者主要“相較”于中西時代語境下的文化傳承、人文思想、藝術生態。

  依藝術文明的演變、發展,人類文明既造就了東西方兩大藝術體系,也建構、形成了中西兩大藝術高峰。以中國美術為核心的東方藝術,與以歐洲油畫為代表的西方藝術,分別從藝術原點起始,且走出了各自的輝煌,既相互傲然雄視,又分別登峰造極。

  逍遙遊(重彩油畫) 周昌新 作

  當擁有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中國美術走入“瓶頸”,當走過600余載輝煌歲月的西方油畫面臨“危機”,東西方的藝術先賢們,開始以檢視的心態審視自我,並以敏銳的目光注視對方。然而,當歷史進入20世紀,東西“對視”、站點“錯位”,兩大藝術體系分別進入“拐點”之時,中西“結合”呈現時代性特殊語境,這就是由林風眠的“調和派”、徐悲鴻的“改良派”,並與陳獨秀的“革命派”等主張交織一起、相互作用,構成艱難舉步的藝術生態與創作環境。此時之“結合”只為結合“前奏”,或稱“前結合”,就是“結合”還不能成為中西交流的“主語”,更不能成為共識。至五十年代許,當林風眠、徐悲鴻等以全新的藝術面貌,呈現中國藝術氣象後,中西結合漸成風尚。而至六、七十年代,當趙無極、朱德群進入西方藝術高堂,成為華人藝術家的突出代表,尤其是當吳冠中、李可染之藝術範例的成功,其中所呈現的中西審美之構成與不可或缺,讓“中西結合”不僅再添氣象、又矗形象,也讓“中西融合”始有“認知”、漸聚共識。如今,談“融合”就更顯“場”通“氣”順,也更加“底氣”漸足或“理直氣壯”。

  天河(彩墨) 王樹忠 作

  中西結合不僅是“拿來主義”“洋為中用”,也是被“拿去(主義)”而“中為洋用”。事實上,中西結合也讓不少西方藝術大師受益良多,或成就藝術巔峰,比如波提切利,比如高更、馬蒂斯,還比如克裏姆特、畢加索,均從東方繪畫中的韻律、線條、構圖、色彩與造型方法中汲取諸多營養,成就具有鮮明(中西)結合特徵的藝術巨擘。

  老屋(水墨) 李連志 作

  回望文藝史,中西結合從“鬥爭”到“論爭”,從妄自菲薄到“高仰”“迷信”,從“私人空間”到“大庭廣眾”,經歷了長時期激蕩起伏與演變,呈現多維形態與樣貌,既立中西藝術新象,也現“西中”藝術亂象,後者突出表現為中西拼接、仿製與擬象西畫、以西畫材料繪國畫、國人畫西畫等。于文學創作上,“囫圇吞棗”式“熱捧”西方現代、先鋒諸流派,現實主義創作被消蝕、弱化。造成茲亂象及其流弊者,原因之於多個層面,但根本點在於將“結合”視為形而下之方法、技巧及其元素構成與形式呈現者。事實上。“結合”是哲學概念,是建構于文藝作品形式語言之形而上的思想理念、審美理想、價值信仰,並在茲理念、信仰引領下的藝術創作,決非“拼接”“擬象”“身份轉換”以及材料構成等“具象”呈現。

  天放系列之二(彩墨) 李曉柱 作

  顯然,融合,從“調和”走來,經“結合”之徑,到“融合”之態,再前行、至遠方,方入“無界”之境 。由此,調合、結合、融合,是過程、階段與層面,無界才是高維、未來與遠方。也由此,調合、結合、融合或為“量變”之象,而無界方顯“質變”之境。

  前已有述,無界藝術源自無界文化,無界文化眺瞻未來大同。“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人類大同文化的至高構建,是全球價值觀的理想形態,既為宏大物象、也是壯美氣象,更是審美靈象,不僅讓“融合”再瞻遠方,尤令“無界”洞見至美。

  枯木寒林圖(彩墨) 張錄成 作

  確然,融合難,無界更難。融合與無界是演進關係,也是境界關係。融合為(中西)建構之美,無界屬審美(對象)之美。如今,融合尚未結束,無界已經到來。以融合觀無界,融合當天高地闊;以無界視融合,無界尤立詩與遠方。完美融合,表現無界,是文藝的“大同”,更是審美的擔當。

  要説明的是,古今融合與諸文明融合,均為融合之重要領域,亦為不可或缺。

  作者簡介

  呂國英,藝術評論家、作家、文化學者,解放軍報社文化部原主任、高級編輯,創立“氣墨靈象”藝術論,提出“文藝創作十大命題”,梳理提煉“牛文化”精髓,撰寫出版專著多部、評論多篇,逾數百萬字,多篇(部)作品獲國家、軍隊重要獎項。

  主要著述:《“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奮鬥致遠 牛文化》《新聞“內幕”》《中國牛文化千字文》,其中《大藝立三極》由中英兩種文字出版,《陶藝狂人》《神雕》多次再版。

  主要立論:“氣墨”是筆墨語言的未來;“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本質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高學大德”方入“氣墨靈象”之境;“潤靈樂境”推輓文藝高峰。

  主要評論:《自成高格入妙境》《“賈氏山水”密碼》《六論“張繼書象”》《藝術,心狂方成大家》《天才,晚成方可大成》《“色彩狂人”的非常之道》《“花”到極致方成“魁”》《心至“藝境”盡通達》《湛然寂靜漾心歌》《三千年的等待》《絲路文化的“水墨樂意”》《重構東方藝術舍“彩”其誰?》。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