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陳志棠: 做花燈馳名海內外20年 兩破吉尼斯紀錄

2019年02月11日 15:24:00來源:廣州日報

  陳志棠: 做花燈馳名海內外20年

  花燈作品遍及珠三角、港澳臺地區以及新馬泰 兩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陳志棠説,最近兩三年綵燈行業越來越興旺了。

  廣州文化公園內,一個直徑8米的巨型紅色大宮燈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氣氛,讓很多遊客駐足觀看。

  這個大宮燈出自佛山市工藝美術大師陳志棠之手。年前,陳志棠和手下的員工加班加點,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將這個大花燈做完。花燈上裝飾著具有嶺南特色的佛山剪紙和頭穗,顯得既大氣又優美。

  做了20年綵燈,陳志棠的作品不僅風靡珠三角多個城市,在我國港澳臺地區同樣很受歡迎,甚至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華人區,都能見到陳志棠做的花燈。陳志棠説,最近兩三年來,綵燈這個行業越來越興旺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武威 圖、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陳志棠今年40歲,籍貫佛山三水,春節前連夜的操勞,讓他的兩鬢間又多生出幾縷白髮,一説起入行的時間,陳志棠便不由地嘆息:“老了、老了。”

  20年前,剛從廣東省二輕中等專業學校裝潢設計專業畢業,陳志棠便來到當時的佛山民間藝術研究社工作。“我入行很簡單,就是朋友介紹,説這裡的工作和我的專業相關。在我以前,這個單位已經20年沒有招過人,但在那一年,卻突然招了10個人。”

  赴香港做280米長巨龍

  原來, 研究社突然招人的原因是接到了一個“世紀大單”。2000年正好是龍年,研究社要做一個280米長、14米高、龍身直徑達3米,全用防水布料製作的巨龍花燈,在千禧年元旦時放在香港跑馬地,向公眾展出。

  因為龍身巨大,要在佛山做好再送到香港幾乎不可能,幾經磋商,單位領導特地為陳志棠等數十名工人爭取到了香港的工作簽證。

  “別人管我們那一屆的新人叫‘十兄弟’,我們1999年11月去的香港,直接就在跑馬地中心的大操場上施工,這個跑馬場有好幾個足球場的大小,這條巨龍就佔了一大半。”陳志棠説,儘管自己是新人,只是做簡單的修裁布料的工作,但工作第一年就到香港,對他來説依然興奮不已,他開始認真觀察學習師傅的手藝,一點一滴地看著龍身、龍頭、龍尾漸漸成型,“做花燈真的很好玩,雖然工作很辛苦,在跑馬場沒有遮陽設備,我們工作一個星期,手臂和背上就開始脫皮。到整個巨龍做完,幾乎所有人都掉了兩層皮。”

  在數十名工人的努力下,巨龍花燈終於趕在千禧年元旦前完工,與香港市民見面。這是當時世界最大的龍形花燈,因此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證書。陳志棠説,原本春節之後巨龍花燈就要拆除,但香港市民非常喜歡這個燈,寫信要求當局保留,因此它一直保留到2000年的七八月份才“功成身退”。

  從扎骨架練起5年才出師

  人生中參與的第一項工作就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對陳志棠來説非常榮幸,但他清楚知道,距離一名優秀的綵燈師,他還差得很遠。

  回到佛山後,因為工作勤勉,資質較好,陳志棠便師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佛山綵燈)省級傳承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梁達光,刻苦學習鑽研傳統綵燈藝術。“研究社當時有好幾位做綵燈的工藝美術大師,大家都教了我一點,梁師傅教得最多,他對我的要求也非常嚴格。”

  陳志棠説,他從做花燈最基礎的扎骨架開始學起,一步一步開始學裝燈、裱布、畫裝飾畫、貼剪紙、裝頭穗……扎骨架是最基礎的工作,也是梁達光最看重的,“師傅説,如果基礎的扎骨架做不好,以後的步驟肯定都做不好,所以扎骨架學得最久。師傅要求,一個圓形的宮燈,必須是標圓,這就需要花很久才能打磨好。”

  會做花燈後,陳志棠又開始學花燈的設計,整整5年他才最終把佛山花燈的一整套流程爛熟于胸,“也是在2004年,我考取了美術工藝員證,這是美術工藝師中最低的一檔,也是到這一年,我正式出師。”

  如今,陳志棠設計創作的佛山綵燈,除了較為傳統的大宮燈外,還有很多卡通人物綵燈、中國四大美人綵燈、十二生肖綵燈等。他吸取了佛山綵燈工藝技術上的精髓,又加入自身的創意風格,在造型、色彩、燈光設計上融入了不少現代元素。陳志棠説,他能不斷進步,是因為經常學習,以及他對花燈的愛,“我是真的覺得花燈好玩,從香港那次開始,我就深深被它吸引住了,我會抽時間前往四川、新疆、山西、陜西、福建等地,領略各地民間藝術的工藝技法,開拓藝術思考,不斷吸取藝術營養。”

  臺灣客商剛過年就訂貨

  陳志棠如今負責管理公司的綵燈車間。他告訴記者,每年最忙碌的時候,是六七月到第二年的農曆正月。六七月時,車間主要準備的是中秋的綵燈,過了中秋稍微歇一下,就要為春節、元宵的燈會做綵燈。那段時間,陳志棠幾乎每天都加班,“春節前夕,要加班到晚上十點,幾乎只有週日晚才能休息。”

  而過了正月,在相對淡季,陳志棠的工作同樣不輕,“主要就是畫圖紙,設計新的綵燈樣式,向公園和企業投稿投圖,我們有不少客戶是比較固定的。”

  陳志棠的綵燈在廣州很有市場,除了今年在文化公園的大宮燈,往年他還在廣州烈士陵園裏做過大龍燈,在珠江巡遊的綵燈船等。“大龍燈長達1公里,繞著烈士陵園的湖邊整整一週;綵燈船整整38艘,因為陸路運輸不方便,我們只能走水路運到廣州。”

  陳志棠還有很多境外的客戶。“每年一過完正月,我就會接到一個中國臺灣客商的電話,告訴我來年準備做什麼款式的花燈。”2009年元宵節,他還應邀到香港做綵燈製作表演,在香港和澳門,公司同樣有很多訂單。

  而在新馬泰等華人聚居較多的國家,陳志棠的花燈同樣很受歡迎。2000年至2005年,他每年都參加新加坡國家公園裕華園的中秋大型綵燈會,2005年4月,他製作的3米高《唐老鴨》綵燈作品作為綵燈會主題亮點展出。2006年,陳志棠的《國龍》在泰國華人街慶祝中國春節燈會展出,龍身總長達36米。2015年3月,他應邀到馬來西亞做花燈表演。

  2002年,他參與製作展示于佛山市城門頭廣場高24.08米、直徑10米的巨型綵燈項目,也獲頒“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證書。

  行業雖興旺願學的人不多

  2016年11月,佛山民間藝術研究社更名為佛山正統民間藝術工程有限公司,陳志棠則主要負責佛山綵燈創作設計及藝術指導。著眼于佛山綵燈藝術的後繼有人、長遠發展的他,開始制訂培養綵燈藝徒計劃。2018年6月18日,陳志棠有榮獲“佛山市綵燈傳承人”的稱號,收徒傳藝更顯刻不容緩。

  陳志棠説,他收徒的口號是“不怕你學不會,就怕我教不好”。但這兩年,他先後教了十幾個徒弟,留下來的只有3個人,兩男一女。“我也不知道他們能堅持多久,畢竟這一行非常辛苦,掙得不多,所以不是所有人堅持得下來。”

  當初和陳志棠一起工作的“十兄弟”同樣沒能堅持,如今留在廠裏的只有兩個,大部分人都轉行。

  “我想,要幹好這一行,關鍵還是要有熱愛。”陳志棠説,近兩年,隨著各地燈光節、景觀照明的需求井噴,綵燈行業其實非常興旺,但願意學的人卻並不多。

  每年都會到燈會現場

  這個豬年,陳志棠接的訂單很大。單單是佛山裏水,一下子就定下了500多個花燈、50條魚燈、8條綵燈船、80個大燈籠和40組孔明燈。此外,卡通形象非常呆萌的十二生肖,他也準備了一組。在車間裏,打開豬形花燈內的燈管,豬顯得越發呆萌可愛。

  “以往很多年,我們廠幾乎都是連年虧損的。為了廠子的生存,我們必須迎合市場。” 然而,徹底的市場化後,有一些傳統的花燈就不見了。“據我知道的,我剛剛入行的時候,我還能見到瓜子燈、魚鱗燈、芝麻燈等小型的燈具,比如瓜子燈就是用染色的瓜子做出來的,芝麻燈是用一粒粒芝麻串起來的,這些小燈做起來費工費時,又賣不出去,結果就沒有人做了。”陳志棠説,一個芝麻燈純手工做要半個多月,算上現在的人力成本,市場上根本不會有銷路,“你元宵節去越秀公園門口看看,那些小孩手裏提的燈,都是塑膠做的,十幾元就能買一盞。”

  講到傳統燈型的式微,陳志棠很無奈:“我們只能面向政府和公園做一些大型花燈保證企業生存。”

  每年元宵,陳志棠都會默默地來到燈會現場,看賞燈的人群最喜歡哪盞燈,“每次當人們誇我的燈最好看的時候,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陳志棠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