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藝術品拍賣市場外熱內冷

2019年01月16日 08:55:00來源:廣州日報

  藝術品拍賣市場外熱內冷

  拍賣行對拍品進行精簡 實施“減量提質”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琳)蘇軾《木石圖》以4.1億港元落槌,潘天壽巨幅指墨《無限風光》以2.875億元成交,安思遠藏善本碑帖11種成交價1.926億元……中國藝術品市場2018秋拍季落下帷幕,多件拍品的天價給藝術品市場帶來了信心,然而,業內人士卻表示:“看似熱鬧的拍賣市場只是‘外熱內冷’,持續調整的行情並未促使拍賣行勤練內功,甚至走向把更多精力和資源用於自我包裝上。”

  藝術品還能保值增值嗎?

  觀察2018年秋拍季可見,大部分老牌拍賣行依然按慣例舉槌,個別卻選擇停拍,並且未透露何時會有拍賣計劃,有的新拍賣行在行業仍處於調整期時依然入場開拍;幾乎所有拍賣行都對拍品進行了精簡,業內稱此為“減量提質”,有拍賣行人士透露,大多數都減至高峰期的1/2甚至更少。儘管拍賣現場氣氛無法與高峰期的盛況相比,但也有幾件重器以天價成交,如蘇軾《木石圖》、潘天壽巨幅指墨《無限風光》成交和安思遠藏善本碑帖11種等。

  “如果沒有這幾件天價撐場,2018年的中國拍賣市場有些讓人黯然。”一名收藏人士坦言,“我自己感覺到市場從2017年底開始進入新的調整階段。”他舉例,在2017年底前,他每年在全國各個拍賣行走的貨還能有一兩百萬元,但2017年年底開始,即使他拿出比較精的藏品,在市場上也往往無人問津。此前,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出現超過20%的降幅。

  藏品品質才是關鍵

  有收藏者認為,此前藝術品市場的幾波行情盲目推高了藝術品整體價格,令其價值和價格脫節,市場必須為此買單。

  在市場調整初期,不少拍賣行都表達將積極面對市場,尤其是要練好內功,以應對新的機遇。然而,有業內人士表示:“當老的買家處於觀望,新的買家躍躍欲試時,有的拍賣行為了爭取更多新客而把重心放在包裝和宣傳上,忘記了藝術品這一行歸根結底是看藏品、看眼光的。”一名行家告訴記者,當拍賣行內部把主要的時間、精力和成本用於表面功夫,就會忽略品質,最終導致企業走上一條“惡性迴圈之路”。

  “我們這一行,花裏胡哨的不用看,還是藏品説話。”一名廣東藏家表示,只要是藏品精、出處可靠、價格合適,在任何行情下,藏家都會買賬,“尤其是名家收藏和家屬收藏越來越受到市場重視。”如某拍賣行在2018年11月舉行的“浮光掠影——啟功先生舊藏”和“在陽光下——何溶、馮湘一伉儷藏畫”專場成交率都達到100%,另一家拍賣行在2018年12月13日舉行的“朱墨春山·楊可忠舊藏(二)”專場成交率也達到100%,2019年1月20日廣東銀通保真拍賣會上的黎雄才家屬藏畫、黃君璧家屬藏畫、孫星閣家屬藏畫也受到收藏界矚目。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