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同步改革開放,背後有著無數感人故事,《中國大百科全書》編撰國人自豪!

2018年11月27日 16:10:00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再版創新傳承 再創中華文化輝煌

  修訂,是使百科全書生命之樹常青的一項重要工作。1995年12月,國務院批準《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正式立項,並成立了以周光召為主任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總編輯委員會。2009年,知識內容全面更新的32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集合6萬個條目、6000萬字、3萬幅插圖、1000幅地圖……終與讀者見面。

  如果說,《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篳路藍縷,結束中國沒有百科全書的歷史;《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即是創新傳承,再創中華文化輝煌。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近8萬個條目,每一條都是在一次次討論、一次次核查、一次次修改、一次次提煉中形成的。這樣的傳統延續到了隨後開展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版)和《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中,成為出版質量最可靠的保證。

  同樣辛苦付出的還有編輯人員。以《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為例,就在付印之前的幾個月,20多位編輯把6000萬字的條目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通讀了3遍。而當時所有條目已經至少審過12次。

  西方大多數百科全書中,關于中國的內容佔比極少,第三世界的許多知識內容根本不列入條目。但《中國大百科全書》匯集的知識是世界性的,重視國外科學成果的介紹,但在中外兼顧中適當側重中國,有關第三世界的知識內容也佔有相當比例。

  中國的百科家園已是琳瑯滿目,極具代表性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第二版簡明版、第二版精粹版,《中國京劇百科全書》《音樂百科全書》等專業百科,《貴陽百科全書》《澳門百科全書》等地區百科相繼出版。其中,針對小讀者的百科類圖書銷售火爆,全國數千萬兒童從小就知道用百科、查百科,這對于提升中華民族未來的素質,作用不可小覷。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係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