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崑曲數字博物館”項目成果豐碩:在康橋感受崑曲的“活態”傳承
11月20日,《不僅是音樂——康橋大學崑曲文化遺産展》在康橋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也是康橋大學與中國有關方面合作的“全球崑曲數字博物館”項目三年成果展,將持續到明年4月份。展覽所呈現出的雙向互動的文化交流方式,以及與青年藝術家的對話熱度,讓人們對崑曲的“活態”發展充滿期待。
1.英國著名民族音樂學家的崑曲緣
康橋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是擁有英國同類藏品中數量最多的博物館之一,擁有超過一百萬件來自所有人類居住地以及人類歷史上和史前每一時期的文物、照片、油畫和繪畫。早在1902年,第一批中國樂器“哨子”和“撥浪鼓”來到康橋大學考古人類學博物館。從那以後,不同門類的中國傳統樂器,包括少數民族樂器來到博物館。
本次展覽展出了博物館所收藏的曲笛、笙、簫、板、琵琶等崑曲表演中所使用的中國傳統樂器,折扇和戲曲人物剪紙等與崑曲相關的藏品,以及中英兩國當代藝術家受崑曲啟發而創作的一系列藝術品。
展覽所展出的大部分樂器,來自於康橋大學著名民族音樂學家勞倫斯·畢鏗(1909—2007)的捐贈。他在二戰期間曾經與英國的中國科學技術歷史專家李約瑟博士,同往中國訪問,與不少中國文化界人士結下了友誼。
畢鏗的樂器藏品,都是在他的旅行途中,或是從他的朋友和同事那裏收集來的。他並不是在尋找外觀漂亮、年代久遠或是做工精良的東西,而是對音樂本身感興趣。畢鏗的收藏品種類豐富,從塑膠的哨子到精緻的古董琴應有盡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收藏品不斷被重新利用:起初,它們被用來在中國進行演奏和聆聽,在被畢鏗帶到英國去之後,它們便被定期借給康橋大學的學生和表演者。在20世紀70年代,畢鏗時不時帶著學生和朋友們,在康橋大學舉辦小型的中國音樂會,在校園裏颳起了一陣中國風。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