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光明日報》刊文:也是絕學——《〈聊復集·怪症匯纂〉四種未刊稿本》的傳世價值

2018年10月16日 10:38:00來源:光明網

  原標題:也是絕學——《〈聊復集·怪症匯纂〉四種未刊稿本》的傳世價值

 

  作者:樊正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編審,原古籍研究室主任)

  清代嘉慶御醫汪必昌《〈聊復集·怪症匯纂〉四種未刊稿本》于去年春天重現民間以來,引起學術界持續關注。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陳先行、國家圖書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羅琳和北京大學圖書館研究員姚伯岳等古籍文獻專家,一致認為:“《〈聊復集·怪症匯纂〉四種未刊稿本》屬於孤本,文物價值極高,從版本學上來説,珍貴得不得了。”

  怪症,也就是難以治愈的奇怪病症,也被稱為奇症、怪疾、奇疾、怪病和怪疴等。查檢上海辭書出版社《中醫人物詞典》和《中國中醫古籍總目》,南宋夏子益(字德懋,一名德)所撰的《奇疾方》當為中國現存最早的怪症醫學著作。該書僅記載38個病種,因內容太少,難以獨立刊印,一般附在其他醫學著作後。《奇疾方》最早附在夏氏自己編著的《衛生十全方》後,但《衛生十全方》已佚,所幸宋人吳彥夔于淳熙庚子(1180年)所輯的《傳信適用方》也將此書附後,使其得以流傳至今。

  元代朱丹溪(名震亨,字彥修)著有《怪疴單》,該著作約成書于元至正年間。此書僅記載疑難怪症71例,現存最早版本為明代周履靖(字逸之)刻印的夷門廣牘本,民國時期收入商務印書館《叢書整合初編》,附在《活法機要》後。但《中華古文獻大辭典·醫藥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87頁“怪疴單”詞條指出:“有人認為(《怪疴單》)非朱氏(朱丹溪)之作,乃為託名。”其作者是誰尚存爭議。

  到了明代嘉靖年間,祁門(今屬安徽)醫家李樓(字小山),收集有《怪症奇方》,簡述49則怪症和治療藥方。後來,嘉靖御醫王琠(字意庵)校正李氏《怪症奇方》,並於書後添加附錄,刊印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清代康熙年間,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一帶)王遠(字帶存)抄輯有《奇疾方》一卷,附在江夏人吳世昌(字半千)先生抄輯的《奇方類編》後,最早存書是其時疾方》合訂本”。經查檢,王遠《奇疾方》收集治療怪症奇疾藥方127個。錢塘孫氏淵藻塘刻本。1986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朱定華、曹秀芳點校的《奇方類編》排印本,附王遠《奇疾方》,該書《前言》稱此書為“《奇方類編》與《奇

  清代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目錄》記載,館臣據《永樂大典》輯《衛生十全方》,附入夏子益《奇疾方》。然《四庫全書》文淵、文溯諸本,均未存此書。

  清代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沈源編輯的《奇症匯》八卷刊行。沈源蒐羅醫書及筆記、小説中有關疑難怪疾等治案400余則,按頭、目、耳、鼻等人體各部位加以記敘,間或加入按語,闡發心得體會或個人見解。現有乾隆五十一年刻本和抄本傳世。

  清代嘉慶年間,汪汲(號古愚,又號海陽竹林人、五世同堂老人)的《怪疾奇方》,收入《古愚山房方書三種》之中,刊刻于嘉慶六年(1801年)。該《怪疾奇方》之《怪疾名目》中記有150種怪症。

  此外,清代光緒年間,還有費伯雄(字晉卿)所撰《怪疾奇方》一書。眾香室主人自序提及:光緒十年(1884年)據費伯雄奇方稿本刊刻,此眾香室刻印本為該書最早刊本無疑,集治療怪疾的藥方149個。中國中醫研究院李經緯等主編的《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第2版)第1110頁著錄此書,但有兩處記錄不實:其一“刊于1865年”應為“刊于1884年”(即光緒十年);其二“收入叢書《古愚山房方書三種》”應該刪去。無論是刊于“1865年”,還是刊于“1884年”,都不可能收入嘉慶六年(1801年)刊印的《古愚山房方書三種》叢書,上文已述,《古愚山房方書三種》收入的是汪汲收集的《怪疾奇方》,《中醫大辭典》卻張冠李戴記為“《古愚山房方書三種》收入費伯雄所撰《怪疾奇方》”,實屬大意。

  另外,《中醫文獻辭典》(余瀛鰲、李經緯主編,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版)中,還記有其他《怪症奇方》抄本詞條。但該《怪症奇方》撰輯者以及撰寫年代均不詳,雖然雜抄治療各種怪症、疑難症及常見病症藥方1000首(個),但是不分門類,可見撰輯倉促,並非規範之作。筆者親眼所及,民間此類治療怪症奇疾的稿本抄本不少,但內容大多東拼西湊,應可忽略不計。

  比之於上述傳世的怪症治療醫學著作,《〈聊復集·怪症匯纂〉四種未刊稿本》具有明顯優勢。其一,《〈聊復集·怪症匯纂〉四種未刊稿本》秘方偏方數量540種即778個左右,其藥方記載數量之多,實屬罕見。其二,其藥方覆蓋的疾病治療範圍之廣,聞所未聞。其三,對540種秘方偏方進行了詳細精確分類,其藥方記載體系嚴謹,遠非尋常醫者所能為。

  《〈聊復集·怪症匯纂〉四種未刊稿本》的作者汪必昌(字燕亭),另有著作已刊本《聊復集》五卷:《醫階診脈》《醫階辨證》《醫階辨藥》《眼科心法》和《玉鑰集》,傳世最早的版本為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刻印本。其中卷二《醫階辨證》早在民國時期,便被裘慶元(字吉生)收入《三三醫書》醫學叢書,屬於明清兩代有影響和有代表性的醫學著作;又于1990年被選入《歷代中醫珍本整合》(上海三聯書店出版)叢書,堪為醫學經典。此外,汪必昌還著有《傷寒三説辨》,傳世最早的版本為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汪必昌後人家刻本。

  在《聊復集》之《凡例》末條,汪必昌寫道:“是集無浮文,無余白,一字一句,惟求實學。上保太和,下濟民世,非好名泛泛而作也,謹白。”中日友好醫院馮世綸教授分析指出,汪必昌年輕時,被迫棄文學醫,“以除母恙”,汪母得的應該就是疑難怪症。若非疑難怪症,自古新安多醫家多名醫,完全可以請醫家代勞治愈其母親疾病,汪必昌也就不必“弗克繼先世書香,用是抱愧”。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汪必昌蒐集540種治療疑難怪症的方法(秘方偏方等),著《〈聊復集·怪症匯纂〉四種未刊稿本》的初心是盡孝,盡心盡力使天下母親天下人不再受疑難怪症之苦。而他的底氣,應該是來自他曾治愈過皇室成員甚至是皇帝的疑難怪症。

  從汪氏《自序》可知,他曾經遊醫吳越(今江蘇浙江一帶)、齊魯(今山東一帶)和燕趙(今河北一帶),憑藉自己的醫術與蒐集的秘方偏方治病救人無數,然後才進京城的。據內閣大學士汪滋畹為《聊復集》作的《序》中記載,汪必昌進京後,“以術自顯”,接著被招錄入太醫院,供奉皇室內庭九年。嘉慶皇帝五旬萬壽慶典時,不但獎勵了他,而且還封賞了他的先人。這番經歷足以證明其醫術精湛,而其中應該包括其在治療疑難怪症方面的非凡才能。

  中國古代極少有御醫系統撰寫治療疑難怪症的經驗著作集。如前文所記,明代嘉靖御醫王琠(字意庵)也僅校正李樓的《怪症奇方》,並於書後添加附錄而已。究其原因,我想,此類文字難免涉及皇室隱情隱私,觸犯皇家尊嚴,出於牢獄乃至殺頭之虞而少寫或不寫,應該是人之常情、常理。中國古代系統蒐集治療疑難怪症方法(秘方偏方等),並獨立編著成書的御醫,從古至今見於史料者,獨有清代嘉慶御醫汪必昌一人。中國古代治療怪症著作的作者中,既有其他傳世經典醫學著作,又有醫學家、御醫這樣受到官方認可身份的,迄今所知,也僅有汪必昌一人。無論是從質或量的角度分析,還是從實踐應用價值即其有效性的角度分析,《〈聊復集·怪症匯纂〉四種未刊稿本》都為迄今所知,中國古代治療怪症著作的最高峰。

  《光明日報》( 2018年10月13日 11版)

  作者:2018年10月13日 11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