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黃德海作《詩經消息》:關於《詩經》的加加減減

2018年09月17日 10:1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我寫《詩經消息》,‘消息’的思路就是損益,也就是加加減減。也就是每一個時代對《詩經》的閱讀,都有其獨特的方式,每次閱讀都留下一些很寶貴的東西,把每一次留下的最核心的東西拿到現在來,就是《詩經》之所以為‘經’。”黃德海如此形容自己的新作《詩經消息》。

  現代以來,《詩經》主要被當作一部詩集,得到閱讀、研究,對它的體會、品味也常常從文學角度出發。青年作家、批評家黃德海在《詩經消息》中,通過對兩千多年來歷代解《詩經》之言説的解讀、辨析和揀擇,以此去探尋《詩經》産生時代的歷史圖景,以及後世著名解詩人的內心關切和用世情懷,揭示出《詩經》中的詩歌,為什麼歷代聖賢不將其僅僅作一般文學看待,而確信其中的“微言大義”從而被奉為“經”的道理所在。

  《詩經消息》融入作者個人閱歷和西學功底,多角度摸索古人之意,竟有深刻的溝通,並用中正淳厚、嚴謹樸素又極富睿思的文字,詮釋一位當代青年學者對古人和世事人心的理解。最終,帶回了一部經典在今日依舊能夠對應世事、映照精神、安放靈魂的新鮮消息。

  黃德海日前接受此間媒體採訪時表示,“其實消息這個詞,就是它是十二消息卦,就是從乾卦一爻一爻的變,變到這個坤卦,然後這是消卦,然後從這個坤卦一爻一爻變到乾卦。這是一個息,息過去是長的意思,叫陽長叫息,那個陰消叫消,所以説是個消息。這本書講《詩經》,我們這個文化原點,在重重歷史中的損益,也就是加加減減。”

  黃德海認為,“《詩經》肯定一開始就是散亂的,我們説有一千首也好,有一千五百首也好,就是八百首也好,就是那麼多詩,後來經過託名孔子也好,或者真的孔子也好,選定了305首。在這個選擇過程中,孔子是把它用作教材,要講解。在這個講解的過程中,顯然不只是疏通字詞,他有來闡釋,這詩經會跟這個整個我們人的教化,就是人的教育産生什麼關係。在這個過程當中,已經逐漸形成一個系統的一個就是講授序列。”

  他表示,“在進入序列之後,詩就變成了經。詩三百成為經以前,它就是我們所謂的詩歌,而等到它變成了經,它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詩歌了,它必須包含教化意義,教化意義是精梳的基本責任。其實我們現在説的民族性也好,就是華夏文化也好,最後形成的這個根基是在這個經書序列裏。”

  提及《詩經消息》的寫作歷程,黃德海稱,“兩年多前,因為有感於時事,我寫了兩篇跟《詩經》有關的文章,一篇解《衛風·碩人》,一篇討論國風裏的儉德,自覺對詩而經的理解略有深入,可也感到自己的那點讀《詩》心得都寫在兩篇文章裏了,暫時不會再有涉及,就把文章收入《書到今生讀已遲》,心裏想的是就此收手。正在這前後,因潘雨廷先生的《詩説》基本整理完畢,我有幸根據手稿核過列印件,並在發表、出版前兩次擔任校對,得以在不長的時間內連續通讀三遍,越看越覺得實大聲宏。那次在飛機上讀完出版校樣,我收拾起小桌板上的稿子,倚著座椅發了一會兒呆,感覺自己看到了《詩經》作為織體的內在紋理,古人的心力和精神景象有一部分涌現出來,我瞥見了無限遼闊的一角。借著這忻喜的鼓舞,我邊學邊寫,就有了另外十一篇跟《詩經》有關的文章。寫作過程中不時遇到的發現的驚喜和對各種困難的克服,讓寫這些文章的過程變成了一次充滿悅樂的學習之旅,我借此知道了一點古人的格局,了解了一點他們深婉的心思,也通過這些檢討到自己的諸多不足,獲得了進一步校理自己的機會。”

  對此,著名作家、評論家李敬澤認為,黃德海在《詩經消息》中強調了經的意義,“‘經’實際上,它所求取的一定是我們的共同體,我們的共同的生活世界和意義世界的,是一個穩固的可辨認的,大家可共同遵循的一個志趣。這個志趣當然對所有人都是一個很高的道德要求,要求很高的道德要求。”

  黃德海指出,“現在咱們的青少年在學習詩經時候很多時候只看到了詩,比如‘關關雎鳩’,學習中就會説是歌頌了美好的愛情,如何如何,是個還原式的。等於把後來從毛詩到後來的,賦予《詩經》的眾多意義全部給拿掉了,把它還原成所謂的民間愛情歌謠,一個民間文學,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是把這個詩的經的那一部分,全部給拿掉了,事實上《詩經》不僅是詩,它同時還是經。它是在我們整個中國文化,整個中國文化中具有原點意義。它的經的那部分價值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