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詩詞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記誦

2018年09月13日 09:48:00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宋春光(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在近日剛結束的上海書展中,古詩詞相關的圖書、分享會、談話活動等都備受讀者青睞,這也是近年來古詩詞熱的一個縮影。而包括《中國詩詞大會》在內的電視綜藝節目的熱播,正展現了人們對古詩詞文化的熱情。但若要避免古詩詞文化成為“快餐文化”,使其能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滋養讀者的心靈,把握古詩詞文化普及的方向並作有效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

  古詩詞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所謂“普及”究竟指向何處?目前來看,社會上對古詩詞的弘揚,著力點主要在於記誦。古詩詞文化的普及固然應包括記誦乃至創作,但僅停留在這些“技”的層面實則並非真正的普及。我們的社會既不需要“有腳書櫃”,也不期望人人都成為詩人。古詩詞及其傳承有其自身的特性。作為“有意味的形式”,詩詞所承載的是人的情感。而一首詩詞能夠超越時空的界限流傳至今並成為經典,這是我們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共同選擇的結果,這些詩詞中的“意味”也因此而包含了歷史合理性。

  其次,我們也應認識到,詩詞中的這些“意味”並不是僵化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讀者的理解與體認中被不斷豐富,從而不斷生成利於社會發展的、深契我們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意味”。古詩詞中的每一個意象與典故,所承載的都是人們的情感積澱與思維方式。所以,我們吟誦古詩詞的過程,其實也是對這些“意味”産生情感認同和審美體認的過程,將最終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諸如“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等這些經典的詩詞,它們各自雖有其不同的風格與歷史文化語境,卻往往蘊含著相似的主題:對人生價值的追尋、對本真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情感的珍視。而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也正是因為這些作品中所傳達的對於人生的思考與選擇具有跨越古今的普遍性意義。因此,長期的吟誦與體會便會使這些詩詞中的意蘊積澱到人們的文化心理中,對人的價值建構與心靈成長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古詩詞文化普及所指向的,應是每位讀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覺能力的提升,而每一個個體人文素質的提升,也將為我們民族走向未來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記誦是我們體認古詩詞的途徑,以記誦為評判標準的文娛節目對於古詩詞文化傳播也確有其借鑒意義,但僅從記誦層面“普及”古詩詞文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自明的。這就需要我們有更多的學者站在歷史文化的高度來體認、解讀古詩詞的文化意蘊,為讀者與古詩詞之間架起有效的橋梁。

  《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12日 10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