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京劇名家王平:戲曲創新不能丟本質 要突出“表演”

2018年08月25日 09:2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5日電(記者 上官雲) 操琴司鼓奏皮黃,字正腔圓韻味香。熱愛京劇的人,都會為舞臺上演員的水袖輕擺、鑼鼓鏗鏘沉醉。

  近日,京劇名家王平在北京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專訪,談到了對京劇傳承、創新的一些看法。他説:“戲曲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應該提倡、宣傳我們自己的藝術。每個戲曲演員,都有責任把它繼承好、發揚好。”

  化粧的“小秘密”:武將戴盔頭

  記者見到王平時,他的面前是一個顯得有些陳舊的化粧箱,還有幾盒大大小小的油彩:紅、黑、白……就是借助它們,才能勾勒出演員臉上傳神的裝扮,或英武,或柔美。

  王平這次來北京,是為了新編京劇《康熙大帝》的演出。他説,“戲裏包含了很多流派,故事性強,場面宏大,要演好並不容易。”

  為了保證舞臺形象,王平在演出前極少吃東西,離開場還有幾個小時,就早早坐在了化粧室,“旁人覺著戲粧簡單,實際很麻煩。光是臉上的粧,化好了,一個半小時沒了。”

  “這還只是第一步。根據不同劇目,演員還得‘勒頭’。”王平一邊打油彩一邊解釋,也就是説,“吊眉眼”需要勒網子,戴水紗,上盔頭完成。

  盔頭分軟硬兩種,一般武將都用硬盔頭。王平説,怎麼也得有三四斤重,戴著它,演員還要在臺上完成各種武打動作,十分辛苦。

  “演好一齣戲,實在不容易。京劇《康熙大帝》凝聚的是大家的心血。”王平説,除了自己,其他幾位主演都是年輕人,“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老帶小’,算一種傳承吧。”

  在舞臺側幕長大的京劇演員

  王平出生於1954年,四歲開始練功,藝齡幾乎與年齡一樣長。在他的記憶裏,“家”就是劇院後臺,從小聽著京劇聲腔、鑼鼓點兒,看著演員們你來我往的練功,“可以説,我是在舞臺側幕長大的”。

  “到了三歲,人家唱戲,我在一邊模倣,那時候已經很喜歡京劇了,但我父親有點糾結:他怕我一練就吃一輩子苦。”王平笑著感嘆,“我當時覺著好玩,也確實沒想到,這一下子就‘玩’到了現在。”

  八歲的時候,王平已經能登臺演出。在學藝過程中,他得到了厲慧良,張世麟、王金璐、王世續、丁振春等名家親授。2000年,又拜在京劇表演藝術家譚元壽門下,流派風範更加突出。他常常覺得很幸運,能夠得到這麼多老先生的指點。

  在表演上,王平是京劇文武老生,他注重塑造人物精神氣質,善於運用武技絕活,經常上演的劇目有《擊鼓罵曹》《八大錘》《艷陽樓》等,是中國戲劇梅花獎、白玉蘭獎、文華表演獎得主。

  “戲曲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應該提倡、宣傳我們自己的藝術。”如今60多歲的王平,依然活躍在臺上,每個戲曲演員,都有責任把它繼承好、發揚好。

  觀眾的掌聲是最大的欣慰

  繼承、發揚,看似不難,但做起來卻不容易。以武生行當為例,近年來每次有演出,上場前王平都必須熱身,一來是為了活動筋骨,快點“入戲”;二來也是因為常年練功,他的雙腿多少“有點問題”。

  “因為腿用得太‘廢’,得了滑囊炎。”説著話,王平站起來走了幾步,果然能聽到輕微的“咔咔”聲,“穿戲服前,我都先得‘糊藥’,保證演出順利。”

  對武生來説,因為要練習各種武打動作,受傷概率極大。王平説,幾乎每個武行演員都有傷,只是程度不同,“我的一個徒弟,前不久大筋斷了,只能把斷筋劈開、編上,固定後才能長住,過程很痛苦。”

  其他行當也不容易。王平説,只要還登臺,就必須每天練功,“行裏有這麼一個説法: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

  “這行發不了財。”從藝數十年,王平感嘆戲曲演員的辛苦,“從收入講,我們沒辦法跟影視歌星比。但最大的欣慰,就是觀眾的掌聲,它代表著認可。無論吃多少苦,流多少汗,都覺得值”。

  談創新:不能丟掉戲曲本質的東西

  隨著時代發展,京劇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對京劇的創新,王平説,要講究“移步不換形”,不能盲目創新,“現在有一些京劇新劇目,被觀眾説成是‘話劇加唱’,並非毫無道理”。

  “舉個例子,某些新創京劇的布景、道具確實華麗,但卻丟掉了戲曲本質的東西。”王平提到,“京劇有很多虛擬的東西,比如‘上山下水’,都是用表演完成的,是一種虛擬的‘程式化’。”

  “觀眾看的,就是京劇的唱念做打舞。舞臺道具過分華麗,演員的功底反而得到不施展,觀眾看什麼?還不如去看電影大片。”王平説,當然,現在京劇需要有時代感,需要包裝一下,但不能失去我們傳統的東西。要突出它的程式、表演。

  王平掰著手指算了一筆賬,“我們當初創排的《華子良》一齣戲,17年演出五百多場,到現在還在演,效益、影響,都有了。”

  “京劇創新,在投入前一定要慎重,別為了應付任務,盲目創作新戲,否則容易‘落不住’,也走不遠。”王平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