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時代沃土中綻放藝術之花 烏蘭牧騎藝術實踐的啟示

2018年08月25日 09:08:00來源:人民日報

  在時代沃土中綻放藝術之花(高峰之路)

  ——烏蘭牧騎藝術實踐的啟示

  烏蘭牧騎的成功實踐有助於我們樹立信心,在亂雲飛渡中撥雲見日,在熙熙攘攘中立穩腳跟,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全國各族人民提供更豐富更優秀的精神食糧

  文藝源於生活,是這片土地上人們生命體驗和文化積澱開出的璀璨之花,離開這片生活和文化的沃土,文藝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烏蘭牧騎不僅是內蒙古大草原的文藝品牌,也是當代中國文藝的亮麗名片,為我們在全球化語境下探索中國文藝發展路徑提供成功案例和寶貴經驗

  “烏蘭牧騎”蒙古語原意是“紅色的嫩芽”,是適應草原地區生産生活特點,集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文化工作隊。從1957年蘇尼特右旗第一支烏蘭牧騎文藝工作隊組建,到目前各市、旗、縣近80支隊伍活躍在內蒙古大草原;從廣受農牧民歡迎和喜愛,到黨和國家幾代領導人褒獎與鼓勵;從“紅色嫩芽”到“紅色文藝輕騎兵”,再到“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烏蘭牧騎藝術實踐一以貫之植根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厚土壤,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傳承有序,長盛不衰,經受住了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在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生動畫卷中,烏蘭牧騎60多年來的藝術實踐具有鮮明代表性。2017年11月,在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中,習近平同志説:“60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為廣大農牧民送去了歡樂和文明,傳遞了黨的聲音和關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文藝發展提出新要求,烏蘭牧騎在價值立場、創作理念、藝術經驗上為繁榮發展新時代文藝提供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

  貼近現實生活 服務廣大人民

  習近平同志在信中説:“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這一論述精闢總結烏蘭牧騎成功經驗,凸顯社會主義文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重要意義。

  在烏蘭牧騎藝術實踐中,“人民性”一以貫之。比如,烏蘭牧騎隊伍精幹,隊員多來自草原農牧民且一專多能;演出節目主要取材于農牧民生活,以民族歌舞為主,且自編自演、小型多樣、生動活潑;演出不受場地、舞臺、布景等限制,隨時隨地提供文化服務;演出之外,烏蘭牧騎還是農牧民的宣傳工作隊、文藝輔導隊、生活服務隊,成為活躍在牧區、鄉間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第一支隊伍創立以來,烏蘭牧騎之所以很快普及,是因為它非常適合農牧民需要;烏蘭牧騎和隊員之所以被農牧民親切地稱為“瑪奈(我們的)烏蘭牧騎”“瑪奈呼和德(我們的孩子)”,是因為它始終堅持不懈全心全意為農牧民服務,對人民懷有樸實、真摯、持久的感情,為人民而歌,為人民而舞;在藝術創作上,它紮根生活、紮根人民,從人民的實踐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創作出一批唱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在藝術風格上,它善於開掘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題材和民族形式;在藝術傳播與接受上,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

  心繫人民,與人民水乳交融、血肉相連,是社會主義文藝最鮮明的品格。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只有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天職,並在人民的歷史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在人民的進步中造就藝術的進步,文藝才能發揮最大的正能量,文藝之樹才能常青。在當前形態多元、趣味多樣的文化藝術語境中,烏蘭牧騎的成功實踐,有助於我們樹立信心,在亂雲飛渡中撥雲見日,在熙熙攘攘中立穩腳跟,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全國各族人民提供更豐富更優秀的精神食糧。

  弘揚優秀傳統 堅定文化自信

  60多年來,幾代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烏蘭牧騎服務宗旨、藝術活力、典型意義、時代價值等給予肯定和鼓勵。2017年,習近平同志回信鼓勵隊員們“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啟發我們思考如何繼承和發揚傳統、如何從傳統中汲取養分這一重要議題。

  烏蘭牧騎藝術實踐給人最直觀的印像是具有鮮明的民族傳統特色。60多年來,烏蘭牧騎創作了《頂碗舞》《鄂爾多斯婚禮》《筷子舞》《炒米飄香》《雕花的馬鞍》《騰飛的駿馬》等一大批人們喜聞樂見的優秀劇目,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作曲家、歌唱家、舞蹈家、曲藝表演藝術家、馬頭琴演奏家等,形成特色鮮明的藝術風格。這種藝術風格不只體現在民族地域、民族題材、民族形式等方面,更體現在獨樹一幟的藝術趣味、審美特質和文化精神上。在當前題材多樣、內容豐富、趣味多元的文藝格局中,烏蘭牧騎在傳承中創造創新,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足以證明傳統中那些跨越歷史時空依然具有鮮活生命力的因素恰是“現代”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正如學者所説:“真正的傳統並不是一去不復返的過去的遺跡,它是一種生氣勃勃的力量,給現在增添著生機與活力。”

  烏蘭牧騎的藝術實踐啟示我們,要創作出具有鮮明特點和個性的優秀作品,既要有時代生活底蘊,還要延續文化傳統血脈,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深刻理解和文化自信。誠如習近平同志所強調的:“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寫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於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結合新的時代條件,“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激勵中國人民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

  紮根中華本土 綻放世界舞臺

  當下,全球化潮流將世界各民族文藝無一例外地裹挾其中,但全球化並不意味同一化,更不意味西方化。在豐富生動的實踐中,堅持本土立場已然成為世界各民族文藝生存發展的堅實地基。本土立場不是大而化之、不著邊際的空泛概念,而是塑造人們日常生活經驗具體而真實的出發點。文藝源於生活,是這片土地上人們生命體驗和文化積澱開出的璀璨之花,離開這片生活和文化的沃土,文藝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相比發展初期幾個人、幾輛勒勒車、幾件樂器的小隊伍,如今的烏蘭牧騎規模壯大了、裝備改善了,但烏蘭牧騎宗旨沒變、紮根大草原的定力沒變。這只腳站得穩,另一隻腳才跨得遠。在60多年發展歷程中,從活躍在牧區和鄉間到進京彙報演出,從全國巡演到走出國門,烏蘭牧騎足跡遍及大草原、遍佈全國各地,還在歐美、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演出中贏得好評和聲譽……時至今日,作為草原上一顆耀眼奪目的明珠,烏蘭牧騎不僅是內蒙古的文藝品牌,也是當代中國文藝一張亮麗名片,為在全球化語境下探索中國文藝發展路徑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寶貴經驗。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紮根腳下這塊生於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紮根中華本土的烏蘭牧騎以其成功實踐啟示我們:“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國的地,只有眼睛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同時真誠直面當下中國人的生存現實,我們才能為人類提供中國經驗,我們的文藝才能為世界貢獻特殊的聲響和色彩。”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説:“對過去我們看得愈清晰,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就愈多。”回顧烏蘭牧騎隊員們六十多年如一日地迎風雪、冒寒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服務農牧民的藝術實踐,總結烏蘭牧騎紮根人民、紮根生活的創作經驗,有助於我們樹立信心、堅定信念,走出一條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文藝發展道路,築就新時代文藝高峰。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彭文祥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