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親子閱讀火熱背後 “家長焦慮”折射何種隱憂?

2018年08月09日 10:1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9日電(記者 上官雲)近日,一則“某圖書館謝絕14歲以下兒童入館”的消息在網上傳開,除了對此舉是否合理的討論外,記者在走訪調查中了解到,有不少家長表示,這些年親子閱讀特別受重視,很多時候帶著孩子去圖書館,是想陪孩子一起讀書。而“親子閱讀”越來越火的同時,也暴露出存在的一些問題。

  受重視:超七成家庭有陪孩子讀書習慣

  何謂親子閱讀?它又叫親子共讀,簡單説來,就是孩子和家長共同閱讀一本書、分享感受的過程,在課外閱讀中佔有重要位置。

  “今天陪孩子讀完一部繪本,她對裏面的故事很感興趣。”80後張丹是一個四歲孩子的母親,常常在朋友圈分享與女兒一起讀書的體會。她堅持每天陪孩子讀書一個小時,“這對融洽親子關係,開拓孩子眼界都有好處。”

  一組數據也能説明親子閱讀受重視的程度。第十五次全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在0—8周歲兒童家庭中,超過七成家庭有陪孩子讀書的習慣,這些有閱讀行為的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佔到91.8%,較2016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

  “我身邊的朋友、同學、親戚,只要有孩子,都非常重視親子閱讀。”張丹認可上述數據,她透露,有些孩子甚至不到一歲,父母就開始陪著看書了,“以布書、低幼繪本為主吧。”

  親子閱讀中隱藏的“家長焦慮”

  親子閱讀雖火,但也存在一些問題。《2017中國家庭親子共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孩子早期閱讀時長明顯不足,近一半(47.1%)的孩子每天閱讀時間不足半小時,閱讀時間超過一小時的孩子僅有12.8%。

  而且,對很多年輕父母來説,在陪伴孩子閱讀的問題上,一直存在某些焦慮和誤區。

  “我堅持陪孩子讀書,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了。”張丹説,特別希望通過親子共讀讓孩子多漲知識,也會給孩子買很多書,舍得投資,“但不知道為什麼,他看起來還不如沒讀過幾本書的孩子懂得多。”

  類似疑惑,在一些家長中並不少見。常有父母擔憂:陪著讀了這麼多書,孩子能不能比別人強、對以後的升學有沒有幫助……都成了常見“焦慮”。對此,有專家認為,親子閱讀功利心太強,並不是好事。

  “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不知道該怎麼給孩子選書,有些大人選擇的書,孩子並不喜歡。”閱讀推廣人袁曉峰告訴記者,這樣也很容易傷害孩子的閱讀興趣,影響親子閱讀效果。

  “親子閱讀”到底該怎麼讀?

  “對親子閱讀感到焦慮的家長,很大程度都是自身觀念問題。”針對上述問題,閱讀推廣人、專欄作家李崢嶸説。

  李崢嶸認為,親子閱讀真正目的在於讓孩子感受到閱讀樂趣,逐步培養認知能力,而不是像填鴨一樣的“技能式”學習,更不能攀比。

  親子閱讀的關鍵在於“陪伴”的品質,不一定非要去圖書館看書,也不是單純耗時間。李崢嶸説,“有些家長的確堅持每天陪孩子看會書,但期間卻可能心不在焉,這是毫無意義的。”

  “作為家長,在陪孩子閱讀時要真誠溝通,尊重個性特點,給他們發表不同意見的空間。”李崢嶸分析,其次要盡可能杜絕功利心,別把閱讀變成單向的知識灌輸。

  李崢嶸建議,比如可以分別讀一本書,大人和孩子交流閱讀體驗,聯繫生活、成長的點滴,啟發孩子多談談由此得到的感悟,增加閱讀樂趣,“閱讀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有時也是閱讀人生和生活的大書。”

  選書“糾結症”怎麼破?

  當然,除去引導孩子閱讀的方式要正確外,為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愛好的孩子選擇合適的書,也十分重要。

  “一般來説,低齡的兒童會喜歡圖畫量大,並且有一些‘機關’的圖畫書、翻翻書、立體書等。”陽光秀美童書館少兒事業部主任王艷明表示,這類書既是圖書也是玩具,可以多方面刺激兒童的感官,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書上。

  王艷明説,7歲以下的兒童通常更加關注從第一人稱“我”的視角創作的圖書,7歲以上的兒童會更多關注自身之外的世界,會想要了解朋友、學校、社區等等,比如《HOW&WHY》美國經典少兒百科知識全書(低幼版),就是針對低齡兒童的一套百科入門書。

  “給孩子選書﹐也要看小讀者的興趣點在哪。”袁曉峰認為﹐家長選書時要儘量從兒童視角出發﹐而不是一味站在大人立場上﹐總想著要去教育孩子,“要相信故事的力量”。

  親子閱讀的目標是為了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愛上讀書、能夠獨立閱讀。專家建議,當低齡兒童有懵懂的自己看書的意識時,家長不妨適度放手,給他一個合理的閱讀空間。(文中張丹為化名)(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