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件流散文物回歸圓明園 含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額

2018年04月20日 09:31:00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兩件流散文物回歸圓明園 含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額

  民盟中央與圓明園管理處正式簽署兩件流散文物捐贈協議

  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額回歸圓明園

  昨天,圓明園流散文物捐贈儀式在民盟中央機關舉行,民盟中央與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正式簽署文物捐贈協議,圓明園兩件流散文物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額和嘉慶御筆“稱松岩”詩石刻從民盟中央翠園啟程“回家”。

  圓明園文物考古科科長陳輝介紹,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額曾安放在澤蘭堂翠交軒前的石室洞門上,澤蘭堂位於長春園西洋樓遠瀛觀、大水法南的山坡上,清帝在這裡可居高觀覽西洋樓景觀。嘉慶御筆“稱松岩”詩石刻曾安放在如園,如園是長春園中一處江南園林風格的園中園,乾隆三十二年倣江寧明代中山王徐達的瞻園而建。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如園,並於嘉慶十七年(1812年)禦制《如園十景》詩。如園內曾有嘉慶御筆字“轉翠橋”和“平安徑”石碑及“稱松岩”、“鏡香池”、“披青磴”等石刻。除此次回歸的“稱松岩”及2017年如園考古出土的“披青蹬”和“鏡香池”外,其他石碑和石刻今已不存在。

  如今,這兩件流散石刻文物位於民盟總部後院的中式庭院中。據介紹,這裡原叫翠園,原為東城區翠花衚同內太平衚同一號古宅,始建於明代,清代曾為王府。1949年3月5日,民盟總部從香港遷至於此。民盟中央曾于1985年將諧奇趣北側的噴泉池石刻文物捐贈給圓明園管理處,文物現在原址展出。近年來,根據圓明園流散文物數據庫的線索,圓明園經過多次協商、接洽,最終與民盟中央達成一致,促成了此次流散文物的回歸。

  北青報記者在中式庭院內看到,兩件文物位於亭子邊的假山石塊下,周邊種滿了花草,若不仔細尋找很難發現。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額只能清晰地看到“洞”字,另兩字很難辨清。而嘉慶御筆“稱松岩”已不完整,中間出現了兩三條裂縫。為了將兩件文物完整運回圓明園,圓明園找了專業的文物搬運公司。五六名工作人員先對“稱松岩”進行搬運,借助各類工具小心翼翼地移開文物周邊的石塊和泥土,用特殊紙張將“稱松岩”頂部包裹,用膠帶緊緊綁住。接著,工作人員又用泡沫板進行包裹,打上了綁帶。“就像醫生給骨折病人打夾板一樣,由於這塊石刻已經風化,我們先把頂部進行捆綁,再從根部慢慢撬起來。”陳輝介紹。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工作,兩處文物終於成功起出,由專車運回圓明園。“我們之前來了十幾次現場,反覆商討了文物搬運方式、運輸路線等。”陳輝説,文物回歸的路很艱難,文物只有回到原本的地方才更有生命力,作為圓明園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兩處文物帶回“家”。文物回到圓明園後,專家會進行集中會診,商討修復方案。“目前,圓明園已回歸了40余件流散文物,工作人員正在給每件文物訂做保護罩,預計6月底在圓明園天心水面進行流散文物展,歡迎市民前來觀看。”陳輝説。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