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漂木著岸”——送別“詩魔”洛夫
中新社臺北4月11日電 題:“漂木著岸”——送別“詩魔”洛夫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陳小願
知名詩人洛夫的告別式11日下午在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景仰樓舉行。在小提琴伴奏曲中,親友、臺灣文化界人士向詩人遺像鞠躬、告別。
現場,洛夫手執詩作《背向大海》的照片置於鮮花之上,其代表作《因為風的緣故》中詩句“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此時仿佛訴説生命無常。
3月19日在臺北逝世的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生於湖南衡陽,1949年來臺;自淡江大學英文係畢業後,曾在東吳大學執教多年。詩作受超現實主義影響、表現手法有魔幻色彩,他也因此被稱作“詩魔”。
1954年,洛夫與張默、痖弦組成《創世紀》詩社,在臺灣發行同名詩刊,與《藍星》《現代詩》三足鼎立,對臺灣現代詩影響深遠。
洛夫常在作品中表現自我放逐、離鄉背井、鄉愁等意象。上世紀80年代末,他開始回到大陸探親、講學、辦展。他自述身上有兩種鄉愁,一種是離開父老鄉親那種人性意義上的鄉愁,另一種是離開精神家園的文化意義鄉愁,後一種鄉愁對詩歌創作影響更大。
1996年,洛夫攜妻移居加拿大。5年後,73歲的洛夫出版3000行長詩《漂木》、反思人生歷程,以“漂木”“鮭”“浮瓶”“廢墟”表達他個人對思維、生命、美學的認知。2016年,他與妻子再返臺定居。
11日告別式現場,用圖片串起的短片回顧了洛夫一生。洛夫之子在片中描述,父親少小離家老大回,衡陽鄉音無改;他既是一位詩人,也扮演著夫婿、父親、祖父的角色,更成為影響他人、給予正向能量的良師益友。
得知洛夫去世消息,他在湖南、福建、廣東、雲南等大陸各地的老鄉、朋友紛紛致贈花籃。
前來參加告別式的張默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洛夫是他認識60多年的朋友,老朋友走了,心裏十分難過。他説,自己和洛夫都是離鄉背井來臺,共同奮鬥的經歷令人難忘。
張默評價,洛夫的詩歌充滿現代性,不管是語言、意象都很“新”,是臺灣詩壇的重要代表。
知名詩人、年近九旬的管管痛失良友,幾度哽咽。他對記者表示,洛夫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養分,作品是超前的,對當代華語詩壇貢獻很大。
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學系助理教授葉青青去年曾策劃舉辦洛夫詩作專場音樂會《因為風的緣故》。她告訴記者,洛夫的詩展現了對故鄉的懷念,譜曲後更朗朗上口,傳播更廣。未來,她會繼續舉辦洛夫詩作的音樂會,讓更多人了解他。
臺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主任、《創世紀》原主編須文蔚曾説,臺灣長期對立的社會氛圍讓洛夫寫出長詩《漂木》。“漂木著岸”,洛夫的詩已紮根在臺灣土地上。
告別式上播放著洛夫生前朗讀的《因為風的緣故》。在他平靜溫和的嗓音中,參與者默默品味其中承載的情懷。一批又一批的友人默默行禮、離去。許多人祝福洛夫——終於“漂木著岸”。(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