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匠人的傳承路:讓“非遺”走進更多人心中
中新社太原3月28日電 題:面塑匠人的傳承路:讓“非遺”走進更多人心中
作者 李庭耀
28日,在山西太原的一間工作室內,40歲的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面塑藝術傳承人王博細心地製作著面塑。和面、上色,手中不同顏色的麵糰,幾經捏、搓、揉、掀,再用工具刀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鑲上裝飾,短短幾分鐘,一個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便誕生於王博的指尖。
面塑,俗稱“捏面人”,它是以麵粉、糯米粉、蜂蜜等為原料,塑造成各種人物、動物等形象的傳統民俗藝術。面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南宋《東京夢華錄》中也對捏面人有過描述:“以油麵糖蜜造如笑靨兒”。
王博告訴記者,面塑品種可分為三大類:春節祭祀祖先用的棗花饅頭、面魚等祭祀品;祝壽用的壽桃、佛手,婚禮用的“喜”字饅頭、雙石榴等禮品;製作成小説、傳説中的人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兒童、老者、文官、武將等形象的藝術觀賞品。
從小受奶奶影響,從7歲開始,逢年過節王博總是要跟著奶奶捏一些面魚、面虎、面人、面饃,耳濡目染,對面塑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王博的記憶裏,童年時的娛樂活動並不多,在路上遇到捏面人的藝人,他能站著看幾個小時,“如果能得到一個面人,就是最開心的事情”。
“我從2000年開始拜太原老一代面塑傳承人張振明為師學習面塑,至今已經有18年了。”王博告訴記者,在張振明老師的言傳身教下,他開始從事傳統面塑的學習,系統地掌握了傳統面塑的技藝。王博不滿足於當地傳統的面塑工藝技術,決定走出去拜師學藝,2004年,他師從北京“面人蕭”蕭佔行學習精品面塑工藝。
王博告訴記者,以前,為了生活,許多面塑藝人都會挑著箱子上街做面塑,走到哪,一不吆喝,二不耍嘴,板凳一擱,手起面落,自然有顧客起堆成簇。現在,越來越少的收入讓很多面塑藝人放棄這門手藝,面塑藝術面臨著失傳,“孩子們的玩具也多了,很難把注意力放到面塑上”。
“面塑工藝有很多短板,比如易碎、易裂、易變質等。”在學習的基礎上,王博對傳統面塑的材料配方進行研究,用各種麵粉、糯米粉、蜂蜜等原料以不同比例反覆試驗,使面塑配方的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可以使面塑作品不變形、不乾裂、不褪色、不發黴,還可以永久保存。
2011年,受法國聖丹尼市當地華僑商會與關公協會的邀請,王博前往法國表演面塑藝術,人們裏三層外三層地圍著觀看,有當地人稱面塑為“中國的雕塑”。面塑藝術的大受歡迎讓王博認識到傳統非遺技藝的強大生命力,也讓他認識到:“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才能傳承好非遺”。
從2006年開始,王博每週都要去太原市的幾所小學,向小學生傳授面塑製作技藝。為了讓更多的小學生喜歡面塑、了解面塑,王博不斷研究容易被小學生理解接受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製作他們喜歡的卡通、動畫人物面塑,同時講授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孩子們對面塑學習的熱情讓王博看到了面塑傳承的希望。
“我的小徒弟裏,今後能真正走上面塑道路的也許不多。但讓更多人了解面塑,對面塑産生感情,讓傳統文化走進他們心中,就是對面塑藝術最好的傳承和保護。”王博如是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