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113年後端溪書院重新掛牌 遺址只剩一條條石板
廣州日報肇慶訊 (全媒體記者于敢勇 通訊員楊華)在消失了113年後,肇慶端溪書院又重新掛牌。昨日上午,肇慶市端溪書院掛牌儀式在位於肇慶大道的五葉文化園舉行。
熱心人士復興端溪書院
自南宋理學勃興以來,書院之風大盛于前。在眾多的嶺南書院中,創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的端溪書院是兩廣地區地位最為顯赫的書院之一,曾與廣州粵秀書院、越華書院、羊城書院並稱為“廣東四大書院”。
據《肇慶市誌》記載:“明萬曆元年(1573年),分巡嶺西道副使李材創辦端溪書院于兵巡道署左側。”端溪書院歷時四百多年,歷任院長大多為品學兼優之著名學者。端溪書院積澱了深厚的傳統文化精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端溪書院改為肇慶府中學。而肇慶中學,目前依然是肇慶最有名的中學。
從去年開始,肇慶的王麗、伍少強、唐煥佳、吳才、談雅倫、歐海山、龍輝馳等熱心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歷史研究的社會人士就開始積極發起恢復創辦端溪書院。在歷經半年左右的籌備後,新的端溪書院在今天揭牌成立。
據端溪書院首任院長伍少強介紹,今年,學院將開設《端溪縱橫》大講堂,打響“端溪”品牌。
書院遺址只剩一條條石板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肇慶市端州區城中路的肇慶中學(初中部),現代風格的大門上已經完全沒有了古代書院的痕跡。它的西側,就是肇慶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包公府衙“麗譙樓”,它們都在肇慶古城墻的嚴格保護之中。
經歷了數百年的變遷,學校裏唯一屬於端溪書院痕跡的是進入校門後,稍東一點的一條長約150米、寬約1.6米的石板道,上面並排鋪著5列長方形的花崗岩石板,一直延伸到校園的最北側,接近後面高高的古城墻。
這幾塊石板上,能夠依稀看到上面雕刻的瑞獸、花紋、飛鳥、祥雲等圖案。
據原肇慶市博物館館長馮咏浩介紹,肇慶府中學堂是在端溪書院原址上建起的,上個世紀戰爭中,肇慶府中學堂的大部分建築被炸毀,這些古建築的石條和青磚便深埋地下。十幾年前,該校修建辦公樓和教學樓,從地下挖出了很多石板和青磚,這些石板和青磚有可能就是明清時期的文物,極有可能是端溪書院遺留下來的。後來校方就把這些石板拼接起來,成為這條石板路,供後人憑吊。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