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讀兩會:講好中國故事,不妨從這兒找找靈感

2018年03月23日 11:14:00來源:人民網

  “2015年,當故宮博物院舉辦石渠寶笈特展,為了親眼看一看國寶藏品《清明上河圖》,老百姓們排起了長隊;2017年,《千里江山圖》展出,為了一睹國寶風采,老百姓又排起長長的隊伍。”日前,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兩會部長通道上表示,中國老百姓參觀博物館的熱情持續高漲,2014年參觀者為7億人次,現在已經達到一年9億人次,許多博物館在春節期間更是爆滿。

  從一年有9億人次走進博物館觀展,到紀錄片《我在故宮文物修文物》和視頻節目《國家寶藏》的熱播,中國老百姓對於精神文化産品的需求正在實現指數級增長。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曆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五千年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史,給我們留下了一座“講好中國故事”的寶藏。歷時5年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僅不可移動文物就有76萬多處。遊故宮、登長城、爬泰山、聽古琴、觀戲曲表演……不僅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更成為外國友人感知中華文化的載體。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

  那麼,如何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並讓其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靈感源泉?

  “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人民群眾能夠零門檻、無障礙地欣賞到文化遺産。”雒樹剛表示,保護文化遺産就是為了使文化遺産活起來,造福社會和人民。

  的確,如何讓我們的文化寶藏活起來、傳下去,首先就需要靠人來傳承。現在一批“非遺”的傳承後繼乏人,國家正在實施搶救工程,記錄老工匠老藝人的技藝、培養青年傳承人,避免“人亡技失”。關於青年傳承人的培育,剛剛參與了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8分鐘”的全國人大代表、河北蔚縣周淑英剪紙藝術館館長周淑英建議,將“非遺”納入教育教學體系,培養高層次人才,從而把教育教學打造為保護、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與藝術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則表示,“當前教育中仍然存在德育不斷被知識學習擠壓空間的狀況,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關注不足或浮于表面。”她認為,要充分發揮博物館等場所資源優勢,重視探索重要文化符號、非物質文化遺産等背後蘊含的中國傳統習俗、民族精神文化等資訊,挖掘其與學科教育之間的天然聯繫。讓學生既能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深入認知,又能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傳播中國符號。

  可以説,文化遺産作為我們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載體,要讓其在新時代挖掘出新的價值,就要更加注重發揮其文化傳承和教育熏陶功能,讓匠人不朽,匠心永存,才能讓“中國故事”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衍生出新的內涵。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