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文化全球化”是偽命題 實質是兜售西方文化
實質是兜售西方文化
“文化全球化”是一個偽命題
隨著市場化、資訊化在世界範圍持續發展,跨時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動不斷由經濟、科技領域走向政治、文化領域。在這個過程中,全球文化一體化、世界文化趨同化、全球文化同質化等論調甚囂塵上。這種觀點認為,經濟全球化決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場使得消費主義走向全球各個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網路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融合,讓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最終走向趨同。事實上,文化既有時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發展離不開自身所處時代和固有文化傳統,所謂“文化全球化”是一個具有欺騙性的偽命題。
經濟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國家融入世界市場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不同民族和國家經濟發展、國家治理、民眾生活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盡相同,因而其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利益訴求也各不相同。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為維護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國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決策,並相應實行不同的國家治理模式。在這種不同民族和國家基於維護與發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連經濟都很難趨同,就更談不上所謂的文化趨同。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有其價值傳承和精神積澱。民族文化是長期發展和積累起來的,是一個民族的根脈。由於人口種族、地理環境和社會生産方式等存在差異,不同民族和國家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風俗習慣,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種文化都具有無可替代性和不可複製性。承認文化差異、實現文化共存,是各個民族和國家實現生存發展、開展國際合作的基礎。否認這種差異,盲目推動趨同,不但會導致人們自我身份認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將導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國家衰亡。
西方一些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實質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消費主義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一個人如果認同西方文化,就會更加樂於消費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規則。這有利於西方國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從而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才不遺餘力地向發展中國家推廣自己的文化,企圖讓所謂落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消融在單一西方文化中,實現西方文化全球化。
所謂“文化全球化”極具欺騙性,危害甚大。借助國際經濟、科技、教育、影視、傳媒、藝術等交流互動,西方國家不僅向發展中國家傾銷物質商品,而且強力輸出新聞報道、影視作品和圖書讀物等文化産品。發展中國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潛移默化地接受和認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為更先進、更高級的文化樣式,竭力學習模倣以求趨同,最終拋棄自己的文化傳統。應當認識到,一些西方國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壟斷資本的全球擴張和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全球滲透,以攫取更多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利益。
當前,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走上發展快車道,多個發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區域逐漸形成,經濟全球化發展呈現新態勢。進入新時代,我們應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霧,在保持自身文化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時,積極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國家開展文化交流對話,在多元文化和諧共生中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不斷豐富發展多姿多彩的人類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滲透和擴張,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
劉煥明(作者為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