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在蘇州 播種“田園夢”

時間:2021-05-18 來源:蘇州市臺辦

  三十多年來,廣大臺胞臺商憑著一股愛拼才會贏的打拼精神,在蘇州以誠信經營、精益求精獲得成功。如今,長江後浪推前浪,新一代臺灣青年逐漸成為蘇臺經濟文化交流的主力軍。

曾經在世界500強企業工作

也曾經在越南投資創業

如今紮根蘇州

與田園、家人相伴

傳播生態環保理念

創造親子互動樂園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昆山益點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典易。

郭典易

  小 編:典易你好,剛來的時候在下小雨,春季的農場遠離喧囂,感覺很舒服。

  郭典易:是的,很多人來這裡都會覺得是感受另外一種生活,就像我本人,從小也是都市小孩,原本對於農場和種植這件事完全沒有概念,但是現在就很不一樣了,全身心投入到農業。

益點田農場實景

  小 編:那是什麼讓你和農業結緣的呢?

  郭典易:這個説來話長,簡單來説是因為我的太太媛媛。我來自臺北,曾在世界500強的企業工作。2011年,公司把我從東京派駐到昆山,在這裡我與太太相識。2013年,開始了工廠和貿易相關的創業路,隨後也到越南發展了兩年,因為女兒的出生,後來決定回到這裡發展。

郭典易和女兒

  小編:你之前都是從事工業、貿易,來到昆山後卻選擇了農業?這個跨度很大,可以説完全是轉行了。

  郭典易:一開始也沒有轉行的打算,我太太的閨蜜是“益點田”的創始人,最初我的想法就是説做一個副業、一個投資項目。後來就想,既然我投了錢,我來看看能不能把它管理好一點,結果一做就“一發不可收拾”。

  小編:原來是機緣巧合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益點田”親子農場。你的名字是典易,和“益點田”不謀而合?

  郭典易:哈哈,是的。不過益點田這個品牌是從2010年開始的,最早做蔬果種植,後來慢慢拓展到對接一些活動。2019年在錦溪設了這樣一個親子農場,以活動舉辦為主。剛開始起名字,想到的是“一點田”,因為我們堅持在做公益,幫助貧困山區的小朋友,就用了“益”字。

  小編:你們還在做一些公益活動?

  郭典易:對,比如在疫情期間,不僅是自家的農場,還包括了周圍的蔬菜種植基地在銷路上都受到了限制。為了幫助周圍的菜農,我們收購了周邊農戶一萬斤滯銷的大白菜,免費贈送給醫療站點、公安機關、敬老院,並且組織各小區的群主們發起“抗疫助農”愛心認購,順利幫助周邊農戶度過難關。

  小編:為你們的愛心善舉點讚!我以前想像中的農場就是種植果蔬,提供遊客採摘,但是我看到你們的活動非常豐富,而且更新的很快。

  郭典易:是的,我們不停地在創新。想做和其他農場不一樣的事情,我們通過“一日農場主”體驗,將人與人、人與食物、自然和動物連接在一起。來到這裡的人,不管是大人、大孩子或是小孩子和我們一起分享大地、美食、朋友和小動物帶來的快樂。

  小編:我看到這邊其實遊樂設施比較少,那麼你們具體是做些什麼類型的活動呢?

  郭典易:我們其實是以課程為主,帶大朋友、小朋友們去做自然認知、農耕體驗還有飲食教育。吃的東西是不是健康的?是不是打農藥的或是轉基因的?我們會從玩的角度讓他們去認識這些,用遊戲形式讓他們去享受這個認識的過程,會有插秧、割稻子這些活動,還有挖馬鈴薯做成馬鈴薯泥沙拉等等。

  小編:在農場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了解農事、留下田園回憶,相信也能通過這樣的獨特體驗,增進親子或是朋友之間的感情。

  郭典易:是的,這也是我經營農場的初衷。因為自己有了孩子,就覺得很多小朋友對於自然沒有什麼機會和條件去認識。在做了農場之後,發自內心地希望把好的東西傳遞給客人,當看到客人的滿意,小孩子哭鬧著不想離開的時候,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

  小編:寓教于樂,感覺這是一份既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業。目前農場有多少員工,你們平時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狀態?

  郭典易:員工有20多位,有業務的客服人員、活動的老師和種植人員。當然種植人員也會作為老師,把種植知識轉化成為課程課件,我們定期圍繞不同主題一起討論,按照不同的節氣或節日安排特色田園活動。

郭典易和小夥伴們

  小編:剛來的時候就看到你們在討論。

  郭典易:對,我們在討論下個假日活動要怎麼做。我們策劃了“果蔬猜猜猜”“種菜的快樂”“動物可可愛愛”“在草地上”等活動,針對不同年齡的朋友有不同的選擇。希望引發大家對自我生活狀態反思的同時,也帶來很多享受和樂趣,度過一個不一樣的節日。

  小編:很返璞歸真的活動,和遊樂場的遊戲很不一樣,應該只有在農場、在大自然才能體會這些樂趣。我看到你們的團隊成員都非常年輕,做活動應該會有很多新鮮點子。

  郭典易:是的,我們團隊裏90後過半數,我們一起把農場當做家一樣在經營,也不斷通過實地學習和參加各種系統的培訓在自我提升。我們現在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就是把我們積累的種植經驗、活動方案和管理系統對外輸出。疫情發生後,我們發現大家對田園的需求量增加了,一些社區農場、商場頂樓農場也在萌生中。我們把原本的品牌策劃部獨立出來成立一個公司,專門輔導其他與農業相關的行業。

  小編:把你們的經驗和創意進行輸出,這倒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之前聽説你們的基地也在擴大?

  郭典易:是的,除了原本張浦的兩個種植基地和錦溪的親子農場,我們近期又在錦溪農業部門的幫助下增加了100畝的智慧農業種植園,引進新的品種和種植技術。另外,也幫浙江安吉的農場主規劃設計親子農場,與上海的高端商場合作建設頂樓農場。

益點田親子活動

  小編:發展勢頭很好,很期待能看到更多的“益點田”誕生,綠色生態的項目可以讓更多人親近大自然。

  郭典易:這正是我們想要做的環境友好的事業,也非常感謝相關部門給我們的支援,不僅給予科普教育基地補貼,還幫助融資貸款,解決農場小夥伴們的實際困難。今年出臺的“農林22條”更是為從事農業的臺企提供了政策支援,更堅定了我們參與大陸鄉村振興發展的信心。

  小編結語

  從單純的種植模式轉成農業+文旅+親子教育+團隊建設的模式;從農業産業鏈轉變為綜合的産業鏈,結合種植、體驗、教育、旅遊為一體,實現了農業與二三産業交互融合、互促互融。郭典易和“益點田”的有機結合,讓我們看到了蘇臺多領域交流合作發展的更多可能性,也希望有更多兩岸青年可以攜手並肩,融合兩岸經驗,多角度、全方位參與到鄉村振興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