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臺灣年輕音樂家夫婦 選擇蘇州“千里共嬋娟”

時間:2020-02-22 來源:蘇州市臺辦

  低音提琴,西洋弦樂器中的一種。在現代交響樂隊中,是弦樂組中發音最低的樂器。

  古箏,中國傳統的民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有2500多年的演奏歷史。

  在大家的腦海裏,很少有人會將這兩種樂器搭配在一起。然而,正是這兩種看起來沒有關聯的樂器,因緣際會組合在一起,産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從臺灣到蘇州,演繹了一曲曼妙動人的《嬋娟》。

  “85後”的臺灣姑娘王于真畢業于臺南藝術大學,在學校主修古箏。除了主修的古箏以外,王于真還需要輔修一門其他樂器,她被老師指派要學習低音提琴。為了學好這門樂器,王于真經常向她的學長,主修低音提琴的陳翰叡請教。伴隨著琴藝的切磋,兩個年輕人也在象牙塔中日久生情,成為了一對情侶。

  大學畢業以後,成績優異的陳翰叡赴美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王于真也跟隨陳翰叡來到美國,在當地兩個樂團參加演出。隨著藝術修養的積澱,演奏技藝的日益嫺熟,兩個年輕人都成長為了優秀的演奏家。

  低音提琴和古箏,這兩種聽起來並不相關的樂器,也在兩人指間流淌的樂符碰撞中,在心有靈犀的默契中,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演繹了動人的二重奏。2011年3月,二重奏《嬋娟》在美國首次演出。之後這首樂曲多次受邀演出,成為了古箏與低音提琴二重奏的經典代表。

  感情穩定的陳翰叡和王于真也成了家,在外人看來,這對音樂家夫婦才華出眾,年輕有為,讓多數人羨慕不已。然而隨著陳翰叡博士畢業,兩人卻面臨了苦惱的難題。

  儘管履歷出色,成績出眾,但在臺灣島內,音樂家想要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於市場飽和而有限,許多樂團和高校都多年沒有招聘。王于真彈奏的古箏,每個樂團一般只需要招募一名演奏家。而陳翰叡演奏的低音提琴,也是相對冷門的樂器。再優秀的“海龜”,也不得不常常面臨變成“海帶”的尷尬。

  就在這時,陳翰叡看到了一則招聘啟事,蘇州大學音樂學院面向全球招募音樂教師。去蘇州吧!陳翰叡立刻萌生了這個念頭。

  經過了層層篩選,陳翰叡成功錄取為蘇大音樂學院教師。王于真也一起來到蘇州,在蘇大攻讀作曲專業的碩士。2017年,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成立,招募優秀民樂演奏家。王于真也通過層層選拔成功錄取。在民族管弦樂團大約80名演奏家中,有1/4來自臺灣。

  從2014年正式來蘇州至今,這對音樂家夫婦已經在蘇州生活了五年。除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外,王于真的父母也搬來了蘇州同住,祖孫三代,其樂融融。

  “非常喜歡蘇州,這裡的飲食、氣候各方面,都很習慣。”王于真説道。

  在蘇州大學音樂學院任教的這些年,陳翰叡也教過不少臺灣學生。在蘇州交響樂團的演奏家中,就有他教過的臺灣學生。去年,陳翰叡被中央音樂學院錄取。雖然工作地點轉移到北京,陳翰叡仍然選擇在蘇州生活,每週坐高鐵在兩地之間奔波。

  在臺灣多次登臺演奏過的《嬋娟》,也被這對夫婦帶到了蘇州。而姑蘇這座古城,也正如《嬋娟》這首二重奏那樣,融匯了新與舊,東與西,細膩而有韌性,溫和而不失力量。在這樣的“二重奏”的城市氣質裏,又時常閃爍著,來自臺灣的美麗樂符。

  (來源:蘇州市臺辦 文/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