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2014年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  >  要聞  > 正文

臺灣“今日新聞網”:創新變革時代到 互聯網促兩岸經濟合作

2014-09-24 18:14 來源:今日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記者黃憬真╱臺北報導)第六屆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今(10)天在臺北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盛大登場。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高級顧問劉傑在論壇上介紹了大陸互聯網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並就互聯網時代下的兩岸經濟合作作出了展望。他同時表示,中國互聯網協會願意發揮平臺和紐帶作用,積極促進兩岸互聯網各領域交流合作。

  目前大陸互聯網發展的現況,劉傑表示,大陸發展互聯網已有20年,在業界的共同努力下,大陸互聯網實現了從小到大、從跟隨模倣到創新驅動發展,從以下五大方面可以說明。

  第一,發展規模持續增強。從用戶、IP地址、網站、域名、國際出入口帶寬等互聯網發展技術指標來看,大陸互聯網已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如用戶規模現已位居全球的前幾位,到2014年6月底,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1.05億,移動互聯網用戶超過5.27億。

  第二,基礎設施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大陸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多個高性能骨幹互聯網已經互聯互通,多種寬帶接入的網絡設施,網絡通達所有的城市和鄉鎮。以目前最熱夯的4G來說,大陸截至2014年4月底3G用戶達到4.54億戶,佔移動用戶的36.3%,2014年底4G網站建設預計超過50萬個基站。而且大陸為全面推動寬帶網絡提速升級,2013年底,大陸出臺了「寬帶中國戰略」,計劃到2015年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兆,農村達到4兆。

  第三,互聯網服務市場發展迅速。大陸互聯網業務發展迅速,自主創新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有的企業以搜索為核心,利用大數據實現傳統行業優化,有的企業以電子商務為主導,其支付寶等業務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行動支付工具。有的企業以微信、微博等行動實時通訊為契機,加速建立集社交娛樂、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一體的金融服務平臺。

  第四,相關產業發展情況。在互聯網應用服務蓬勃發展的帶動下,大陸通信設備制造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如在無線通信領域,大陸截至2014年7月底,大陸4G用戶已超過2000萬戶,預計下半年將迎來4G用戶發展的高峰。此外,智慧手機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3年大陸出貨量達4.2億部,同比增長64%,而華為和聯想智慧手機銷量已經將近排到全球前五名。

  第五,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互聯網對經濟社會影響作用日益突出,一是成為信息通信業發展的主要引擎。二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進程,如2013年大陸網絡零售交易規模近2萬億,同比增長50%。此外,互聯網金融還成為金融行業變革的推進器,如余額寶總體規模突破5000億(以人民幣計價,以下同)。三是成為「兩網」深度融合和傳統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最後則是成為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領域,如政府網站全面普及,大陸政務微博總數超過8萬,成為溝通社情民意的重要管道。

  全球互聯網呈現寬帶化、移動化、智慧化、平臺化、融合化、泛在化的發展特徵。于是劉傑從技術創新和應用模式創新兩個方面談大陸互聯網發展的趨勢。

  第一,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一是雲服務已開始進入產業的成熟期。二是大數據應用加速向傳統領域拓展,目前大數據正在向以數據生產、流通和利用為核心的各個產業釋放,一方面整合行業和機構內部的各種數據源,透過數據挖掘發展大數據應用,另一方面藉助外部數據實現相關應用,在實現大數據加速發展的同時,大陸也非常關注由此引起的信息安全問題。三是物聯網進入新一輪發展階段,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近幾年大陸物聯網企業處于高速發展的態勢,2013年市場規模已經實現4896億元,智慧交通、智能醫療等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應用。

  第二,應用模式創新加速行業融合。一是互聯網金融促進了金融創新,如余額寶、微信紅包兩個創新應用引發了大陸對互聯網金融的高度關注,也可以發現大陸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移動支付等多種互聯網金融應用已展現出欣欣向榮的行業發展態勢。二是行動電子商務進一步重塑傳統服務業。OTO是傳統商業和互聯網結合的「新藍海」,如大陸的滴滴打車與微信平臺聯合後,僅用77天就實現了用戶過億的目標。三是可穿戴式設備是一切基礎互聯,目前全球的可穿戴式設備芯片仍處于起步階段,大陸基于可穿戴式新型應用的生產模式正在加速階段。

  對于互聯網時代下的兩岸經濟合作展望,劉捷表示,如何創新變革為主旋律的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為了充分發揮互聯網對經濟發展提質提效和增速的作用,深化互聯網時代下兩岸經濟的合作,大陸互聯網協會願意發揮平臺和紐帶作用,積極促進兩岸互聯網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完善兩岸網絡的互聯互通,促進兩岸產業界貿易往來,共同營造增進互信、良性互動、健康穩定的兩岸互聯網經濟合作環境。

  此外,劉傑同時也希望臺灣產業界的朋友們有機會多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並歡迎更多的臺灣企業到大陸創業投資,共同為兩岸經濟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力量,真誠地期待兩岸產業界透過本屆論壇搭建的平臺,深入探討產業發展方向,展望未來的發展前景和趨勢,精誠合作、有所收獲。

[責任編輯:馬迪]

涉臺常識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