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9 16:47 來源:贛州晚報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悠悠千載,一代代客家先民,一批批中原子孫,渡黃河、跨長江、溯贛江,曆盡艱辛來到贛南,在這裡放下疲憊的行囊,落腳謀生,繁衍生息,或者從這裡溯章貢兩江而上,翻南嶺,越武夷,輾轉他鄉。贛南因其先天的地利,成為接受南遷移民中最早、最多的地區,一個巨大的客家族群從這裡發展、壯大……
客家是歷史上由於戰亂、饑荒等原因,中原漢民漸次南下進入贛閩粵三角區, 與當地畬瑤等土著居民發生融合而形成的一個獨特而穩定的漢族支系。客家人分佈於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目前,對於客家人口總量和分佈均無確鑿統計,廣為認同的説法是播遷海外84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有“純客家縣”44個,其中贛南就有16個。在贛南,18個縣(市、區)中無一為“非客家縣”,僅信豐和章貢區為“非純客家縣”(客家人數多少不一)。贛南95%是客家人,約佔全球客家人的12%,在整個客家民係中,贛南佔有極其重要的份額,可以説,全球平均每10個客家人中贛南就佔1個有餘。
迢迢南遷路,贛南為首站
贛南,古稱“虔州”“虔贛”。在客籍人遷入之前,贛南除有少量當地土著——“贛虞人”居住外,幾乎是一片未經開發的原始蠻荒之地。
贛南師範學院客家研究中心羅勇教授認為,目前學術界關於客家民係形成的時間和地域雖意見不一,但贛南在客家民係形成和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卻是公認的。正史中的歷代移民資料和客家人譜牒中的姓氏源流資料都證明了這一點: 客家民係的形成和發展經過了一個從贛南到閩西到粵東再到世界各地的過程。從地理上和史實上看, 贛南是客家大本營地區接受北來漢族移民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資料也昭示,他們的祖先在贛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後來才進一步往閩西、粵東遷移的。學界一般認為,從秦漢開始,已經有北方漢民涉足贛南,但就整體來説,這種遷入是零散的、人數不多的。唐中後期乃至五代的變亂,特別是安史之亂及唐末黃巢農民大起義,帶來了客家先民的大批南遷,他們在贛南駐足乃至生息繁衍。閩西毗鄰贛南,自古兩地交通便利,加上唐末又開出了仙霞嶺山道,因此也吸引了一批批客家先民避難於此。從這時開始至兩宋,一批批的漢民遷來贛閩粵三角區,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並與畬瑤等土著居民發生血緣上和經濟文化上的交融,最終形成客家民係。從地名普查和田野調查的資料來看, 贛南唐宋以來世居的姓氏遠遠超過閩西和粵東, 而且這裡保存的客家文化古樸而內容深厚, 足以説明贛南是客家民係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贛南客家緣,地利是關鍵
源源不斷的客家先民,為什麼不約而同流向贛南?專家認為,地利是個關鍵。史稱“扼閩粵之咽喉,據五嶺之要會”的贛州,在水陸交通為主的古代,發源於贛州的贛江,是連接內外、溝通南北的黃金水道。北上,沿贛江通長江,串京杭大運河抵京津;南下,越梅嶺入粵穗,出武夷聯泉州。學術界公認:南遷漢人最早抵達的最南區域就是贛南。大余梅關正是秦時設關、唐開驛道,成為古代連接長江、珠江水系的最短的陸上通衢要道,中國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的銜接點。
同時,大量學者還從地理形勢和客家姓氏源流資料兩個方面進行了考證,世居黃河中下游的客家先民,面對北面是難以逾越的蒙古戈壁,西北是萬里黃沙,西南是青藏高原,東面又是大森林,都是交通壁障,唯一的出路就是向東南遷徙,因此渡江南遷的客家先民一是出鄱陽湖溯贛江而上,進入贛南各縣;一是出鄱陽湖溯撫河、盱江,進入贛南的寧都、石城、廣昌(現屬撫州)或閩西的寧化、長汀等縣。
當時的贛南,西倚羅霄、東阻武夷、南限五嶺,這三條雄偉的山脈所造成的封閉與交通的艱阻不便,使它的東、南、西三面與外界隔絕,形成一個開口朝北的孕育奇跡的“襁褓”。這片山地面積廣大,約佔江西山地總面積的50%,海拔平均在1000米左右。山嶺高峻,河谷深切,夾雜著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盆地,適於農業耕作,其間生活著山越和畬、瑤等少數民族。這種生存地域為苦於戰亂的客家先民提供了一個駐足、生息、發展相對安定的理想去處,營造出一方多種族群的互動大平臺,為客家民係的孕育提供了必要的客觀條件。
客家成民係,贛南是搖籃
關於客家的生存地域,江西師大歷史系教授王東林在《論贛南在客家民係形成史上的搖籃地位》中提出,探討客家民係的形成,在空間方面,必須把握贛南,在時間方面則應注意隋唐和兩宋。若把贛南稱之為客家播遷的“途徑小住之地”,或曰“轉机站”“聚散地”“大本營”,都不足以説明贛南在客家民係形成過程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意義。
儘管歷時千載的輾轉遷移頭緒紛繁,複雜萬端,徙地之先後難以確切稽考,但我們仍可從客家人的譜牒中找到他們發軔于贛南的許多證據。這一點,連號稱“客家祖地”的福建寧化石壁,在考證石壁繁衍的族姓中,也公認相當多的姓氏是先在寧都、石城居留數代甚至十幾代後才遷入石壁。還有,大余的“梅關古驛道”、石城的“閩粵通衢”及在贛州城南發掘的宋代客家人古墓,這些均是有力的證據。正因如此,在比較贛南、閩西、粵東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作用時,王東林精闢地指出:我們有理由説贛南是客家人南遷的集散地、轉机站,同時更是孕育客家民係的搖籃。
客家研究專家謝重光先生在《閩西與客家》一書中則作了更為具體的描述:“至於粵東,南宋之前,南遷漢人由中原、江淮直接遷至其地的情況是比較少的。宋末之後粵東吸收了大量移民成為客家的重鎮,那是由於當時贛南、閩西已得到較多的開發,人多地少的矛盾已經形成,而粵東的開發程度很低,地曠人稀,加上元軍在贛南、閩西的殘酷殺掠,迫使贛南、閩西的客家人紛紛遷入粵東,開基創業,重建家園。不過,這已是客家民係在贛南、閩西業已形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轉移重心、調整佈局的問題了。”
可見,贛南、閩西、粵東,在行政區劃上雖分屬於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但在地理上和人文上卻渾然一體,都是客家人的基本住地,它們分別為客家民係的孕育、形成及發展壯大作出了各自的特殊貢獻。 (鐘和)
[責任編輯:郜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