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九屆  >  嘉賓觀點  > 正文

李漢秋:清明三重奏

2012-10-28 11:40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古時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上巳是農曆三月三也鄰近清明,唐以降都融匯入清明節,正好形成清明三重奏。清明節的核心內涵和情感本體是緬懷先人,價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義,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諧天人。 

  生命清明 

  人從哪來又到哪去?這是人類永恒的疑問,這是潛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問。當站在親人墓前時,這問題就油然浮現。因而清明節就試圖來處理生與死的聯繫、連接、溝通,接觸到對人的終極關懷,是集中體現中華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識的中華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它總是把人們對彼岸世界的祈求,引導到對此岸世界的經營。把對“天國”、“冥界”的期待,引向現實人生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營造自己身邊和現實社會的人倫和諧。 

  物質生命有限而無法永存,精神生命卻無限而可以永恒。生命之火如何延續?我們的祖先講究“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什麼樣的人生能夠留芳千古?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中華民族的人生價值取向。“汗青”就是史書,青史留名就是對人生價值的最大肯定。為此,我們祖先創造了發達的史官文化系列,大者有正史、斷代史,中者有府、州、縣各級的地方誌書,小者有族譜、家譜、個人傳記、行狀、墓誌,還有數不清的野史筆記,都記錄人的懿行嘉言,留名傳後,發揚優秀精神傳統。不忘往者,激勵生者,培養來者。紀念先人同時也是希望後人不忘自己、紀念自己,這種意念也就會激勵自己,提升生命價值,延伸精神生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古人把它置於“三不朽”的首位,就從這方面説也是有道理的。通過清明節的緬懷,獲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傳承。 

  有限的現實世界與虛擬的無限世界, 二者之間需有精神溝通的平臺,清明節的種種儀式和活動,遂應需而出現。 

  從掃墓到家庭文化建設。掃墓是最傳統的儀式。掃墓時撫摸親人墓碑、骨灰合,猶如撫摸親人身體,一面感受“生死兩茫茫”的悲愴,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澤,同時讓人們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腳步,竚立面對死亡,思考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在生死的感悟中,靈魂震顫,受到洗禮和凈化。 

  掃墓時大多數人已經不相信陰間之説,更不相信焚燒成灰的紙錢冥器可以為先人所用,因此多用鮮花代替紙錢和祭品,既表達了對已逝親人的哀思,又反映了現代人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城市,一般以火葬代替土葬,使死人不再與生人爭地,也有利於生態環境的改善。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年出現了“網上墓園”,人們可以在這種虛擬的墓園裏設置已逝親人和祖先的一塊墓地,清明時可以在這個網上專頁中獻花、留歌、點燭、留文,表達懷念和敬慕。祭奠死者,本來就是為了滿足一種精神需要,是一種精神活動。網上紀念,可以跨越時空,讓被紀念者的生命精神長遠流傳,讓紀念者與被紀念者的精神交流和對話超越時空的限制而進行。這種祭奠方式方興未艾,正在極大的想像空間中發展。 

  許多家庭把先人遺像挂在家中的固定位置,表達哀思和孝心,代替傳統的牌位。中華家庭重視祖德傳家(例如《紅燈記》裏李鐵梅唱“爹爹留下無價寶”),這好傳統可以發揚。歷史可以傳承人類的生命資訊,但國史和方志容量都有限,傳統的家譜經過改造是個容量很大的載體,可以滿足每家每戶的需要,可以記載每個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後代,成為家庭的文化傳統,藉以激勵生人,教育子孫。許多老同志寫下回憶錄,也起同樣作用。清明節正是進行家庭文化建設的契機。人們可以把個體生命置於祖輩代代相傳的生命長鏈之中,作為長鏈的一環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頓。 

  從家族長鏈到宇宙人生。中華文化融通天人,人是天地生成的,應當以個體生命通貫宇宙全體,盡參贊化育的天職,以自己的生命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生生不息。如此在天人合一的大座標上安頓自己的靈魂,從而找到精神家園。 

  中華民族的親情情結、敬祖意識、感恩心理、天人觀念,在清明節可以得到充分張揚。祭奠親人的掃墓活動、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的祭祖活動,現已發展到緬懷革命先烈,還可以再擴及先賢英傑,包括民族英雄、傑出歷史人物。他們是先人中的皎皎者,彰顯了生命的價值取向。對他們應常懷感恩之心。愛祖國從愛家鄉開始,鄉先賢是家鄉的歷史和山川風物的靈魂,祖國的大小城鄉遍佈英傑的足跡。我家在福州的三坊七巷,我家老屋周圍數百米內,不僅有民族英雄林則徐,革命烈士林覺民,而且有近現代先賢嚴復、冰心。清明時節可以組織青少年到英傑陵園或墓地掃墓,到英傑紀念碑、紀念館、故居、遺跡瞻仰,舉行入隊、入團、成年禮等儀式。城鄉各地都可以選擇適當地址舉行清明公祭,幾年前我就以全國政協提案建議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舉行清明國祭。這些都是非常生動具體的愛國主義和中華文化精神熏陶,也是凝聚全世界中華兒女之心的文化舉措。 


  政治清明 

  清明本有政治清明的含意。《詩經 大雅 大明》有“肆伐大商,會朝清明”句,朱熹注後句意為:不終朝而天下清明。《後漢書 班固傳》也有“固幸得生於清明之世”的話,顯然都指政治清明。這種清明語義體現在清明節的人文精神中。 

  我國傳統節日,絕大部分都是:感自然節律而設,孕人文精神而豐。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節律,順天應時而設。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地孕育了人文精神而豐富起來。這種人文內涵常常以人物故事為載體而獲得廣泛傳播。介子推和屈原是典型:一個代表寒食清明,一個代表端午;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山,一個在水;一個死於火,一個死於水。但是,屈原跟端午節的故事,人們耳熟能詳;而介子推跟寒食、跟清明的關係,了解的人就寥寥無幾。作為一種文化資源,此事很值得我們研究。綿山地方,關於介子推的資源非常豐富,如介公石、介公墓、介公廟等等。地方上比較強調介子推的忠、孝、信、義這些方面。這方面固然很好,但是從介子推故事的特質來説,我覺得有兩點特別值得我們現在加以彰顯。一個是他功成不受賞。晉公子重耳在流亡危難之時,他是最靠近重耳的人,也是做出很大犧牲的人,把自己腿上肉割下來煮熟給重耳吃,救重耳一命,據傳重耳感動地説:“我定要好好報答你。”介子推坦然回答:“我不求任何報答,只希望你日後成為一位清明的國君。”果然,當公子重耳當上了晉文公後,他不但不撈官撈財,相反,功成不受賞,背了老母親躲到綿山去,而且那麼堅決,你放火燒山逼我出來做官受賞,我也不出來,寧可活活被燒死。傳説就是因為紀念他,以後此日不舉火,大家都寒食,遂成寒食節。他功成不受賞的美德成了一個典型、典範。 

  更值得我們彰顯的是如下故事:晉文公下令舉火燒山,留一條路讓介子推出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終不見介子推出來。火熄後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安葬遺體時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宗教文化出版社版《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傳説中的介子推遺詩,出自誰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確實反映了人們的普遍願望,短短八句就三囑“清明”,可以成為清明節的價值取向。猶如屈原之與端午節,端午本無“愛國”的內涵,只因與屈原挂上鉤,而屈原按照現代的解讀是愛國詩人,於是端午節也就有了愛國的含義。介子推之與清明節何嘗不可如此?既然寒食節已經融入清明節,介子推就可與清明節直接掛鉤,何況如上所述他的精神特質還正在“清明”。介子推之於清明節,不僅是旗幟和標誌,而且代表了名實相副的“清明”精神。猶如端午節推重屈原一樣,清明節也應大張旗鼓地推重介子推,並對他的人格和精神作現代詮釋。如果屈原定格為:高潔人格和愛國精神;那麼,介子推可定格為:不受富貴志在清明。這應成為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生態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是在春分後的十五日,西曆每年的4月5日前後,“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亮,故謂之清明。”(《歲時百問》)_“清潔而明亮”,這應也是清明的含義之一。我國大部分地區到清明時節,就告別嚴冬,迎來生機勃發萬物生長的春天,這是農耕的重要時機,也是生態良好的清明。 

  在天人和諧相應的宇宙觀裏,人們從自然萬物的孕育生長,聯繫到人類族群生命的繁衍和個體人生的取向。“太和宇宙”是天人和諧的理想境界。上巳節古時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融入清明節後,反映了人們在蟄伏一冬後欲與大自然親近、感受生命和諧的心理需求,也表現了在大自然生機勃發之際對生命化機的尊重、張揚生命活力的願望。 

  清明節是在精神上溝通生與死,陽與陰的一個虛擬文化平臺,人們一方面要祭奠亡人以通“陰間”,另方面也要迎春遊樂以順陽氣。清明郊外上墳後順便踏青,也就等於過了上巳節,這也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節吧。於是從唐代開始,寒食、清明便日益與上巳融合在一起了。為了順應清明時節陽氣上升、萬物萌動之理,人們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迎春健身活動和插柳植樹活動。 

  民間傳説插柳的緣起是為介子推母子招魂。古人認為柳樹得春氣之先機,陽氣最盛,“插柳”“戴柳”可避疫驅邪,後來又發展出 “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蘊。很自然地,清明插柳之風發展為植樹造林之舉,民諺説:“種樹造林,莫過清明。”我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很重視植樹造林,把它當作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推動。為紀念他,其忌日3月12日被定為植樹節。其實,孫中山的意願是將植樹節放在清明節的,在他生前有一段時間也就是這麼做的。按孫中山倡議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頒布以清明節為植樹節。 1984年北京市定的“全民義務植樹日”即在清明節前後。訂的時候清明尚無假日,所以放在四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從2008年起清明已有假日,很現成的可以把植樹節、環保節落戶在清明節,何樂而不為?當人們發現,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種子,幾度春秋後,鬱鬱蔥蔥的滿目綠意瀰漫過來時,會感到生命之樹長青,那就是留住了春天,也留住了生命。 

  我們應當由“插柳留春”、“植樹擴春”,發展為“環保護春”。清潔空氣、節能減排、消除污染、大力發展綠色産業,讓我們的生態環境真正“清潔而明亮”。那時我們過的天天都是“清明”節。 


  余議:設立中華重要人倫節日 

  死後厚祭不如生前敬養。中華文化重人倫情義。 

  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政治是社會生活的主旋律,政治化的國家倫理規範獨尊,百姓日用倫常不被關注,甚至被衝擊。進入新時期後,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加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兩大領域建設,到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加上一個“家庭倫理道德”(後改稱“家庭美德”)建設,到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又加上一個“個人品德”建設。至此已注意到道德的四大領域。與此相應,引導人們自覺履行的除“法定義務、社會責任”之外還有“家庭責任”,並説要“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係”。至此可以説已注意到百姓日用倫常。而我們的傳統美德本來就深深紮根于百姓日用倫常之中。我們的新道德建設應當繼承傳統美德的這一優良傳統,彌補過去幾十年的缺失,下大力氣建設百姓日用倫常規範。 

  在中國倫理思想體系中,人倫關係佔有重要位置。先秦原始儒家講的“五倫”,有的(如君臣)已不適於今,現代最重要的三大人倫關係應是: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師生關係。我們現代的三大人倫關係應當是在人格平等基礎上的、互惠互動的、雙向的人倫義務:親慈子孝、夫妻情愛、師生恩義。人們的倫理關係和道德行為具有情感化的傾向,人們對人倫規範認同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感內化的過程,主要通過陶冶養成。 

  節日是人們祈願的生活狀態,具有豐富的理想因素和情感因素,具有提升精神的作用。節日是好載體,它有幾大優勢:首先是廣泛性,群體性參與,覆蓋面廣;其次是週期性,每年週而复始,不斷重復強調,入心至深;再次是歡娛性,寓理于樂,而且有豐富的感情色彩,以情動人。即使從文化普及和教育推廣來説,節日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我們的人倫規範建設,怎麼能不重視這麼好的載體?怎麼能不建立中華自己的重要人倫節日?  

  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是綜合性的,缺少單項突出的人倫主題節日,如情侶節、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等;而現代社會又很有表達這種人倫感情的需要,於是西方的此類節日就趁虛而入,流行的洋節除耶誕節外就是此類節日。但異質文化的人倫節日難於承擔傳承中華人倫傳統之任。而且長此以往,勢必影響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不利於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建議主動設置植根中華文化土壤的重要人倫主題節日: 

  以清明節為中華感恩節,理由已見上述。 

  以七夕節為中華情侶節。最近中央文件闡明七夕節的主題是“愛情忠貞”,那不正是情侶節嗎。 

  以重陽敬老節兼中華父親節。中央文件闡明重陽節的主題是“敬老孝親”,男性為陽,重陽適合兼父親節。 

  以孟母成為母親之日(農曆四月初二)為中華母親節。從南宋《三字經》就公認孟母為第一賢母,允以她為中華母親節形象代表。 

  以孔子誕辰為中華教師節是合理的,在全國人大修改之前,先以孔誕為中華師表日。(作者為中國民協節慶研究會主任) 

 

[責任編輯:張瑞宸]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