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話清明
2012-10-26 13:23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4月2日下午,前來參加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暨第四屆中國·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節的近80位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繼續圍繞“中華傳統節日文化”這一主題進行大會演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葉聖陶研究會會長嚴雋琪出席會議。
這次大會演講分兩個階段進行。中國民協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鐵梁主持了第一個階段的演講,第二個階段的演講由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葉聖陶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永新主持。10位演講人分別就介子推(寒食節)、清明節、節日文化等問題各抒已見。有專家互動回答提問,還有專家被再次請上臺去講演。現場氣氛生動活潑,學術研討更是有的放矢。
關於介子推
下午第一位出場的是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高莉芬女士。她演講的題目是《介子推與節日敘事》。歷代學者對寒食節的研究大致分為三種:子推説、古代大火星崇拜説、改火説。如果從學科來論的話,歷史、民俗學者大部分都是子推説,而人類學家則重視改火説,另外一些漢學家們也強調改火説。高莉芬説,歷史其實不一定比傳説更真實,我今天不是要討論介子推的相關文本中怎麼樣切割哪一部分是歷史,哪一部分是傳説,而是從這些不同的文本中,從不同的講述當中,探討這些敘事話語背後,怎麼樣再現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哪些還存在於現在的節日民俗活動中,以及它所蘊含的集體情感和文化記憶。
無獨有偶,一直對介子推頗有研究的民進山西省委會原副主委、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恒,以《顧炎武咏頌介子推詩詞淺談》為題,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用主持人劉鐵梁的話説是:“究竟顧炎武對介子的理解更高,還是黃庭堅更高呢?就張恒先生來説,應該是比較鮮明地讚賞顧炎武的解讀。” 張恒通過顧炎武的《介休》、《介之推祠》兩首詩,支援了顧炎武對介子推“順勢而為、隨遇而安”至極至高的精神境界。
關於清明節
肯定是第四屆中國·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節之故,這次討論清明節的話題佔了大部分。
曹保明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吉林省文聯副主席,幾十年在吉林的深山老林奔走,在民間發現了大量的瀕危珍貴文化,一共寫了80多個著作,2000多萬字,可以説是中國東北文化研究的第一號專家。他演講的題目是《清明信仰價值的生動轉換》。他説,我們很多的清明做法已經開始越來越偏離清明的本意。許多的清明文化被一些商業人士不斷炒作,這些問題都在附加和肢解清明文化的莊重歷史。我們要回歸到我們真正的清明。
中國民協節慶委員會主任李漢秋演講的題目是《清明三重奏》。他説清明節是由生命清明、政治清明和生態清明三個節日融匯起來的,正好形成三重奏。生命清明,在他看來,清明節的情感主題是緬懷先人。緬懷先人,傳統的儀式就是掃墓,當我們在親人的墓前駐足的時候,會有很多的人生思考。政治清明,他非常推崇介子推的“功不言祿,志在清明”。他説,講端午大家都知道屈原,那麼講寒食,講清明,很少人知道介子推。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把介子推的精神概括好、傳揚好。生態清明,我們古代就有“上巳節”,它融匯到清明節中間,從插柳到植樹,再到環保、生態建設,那麼植樹環保是一系列的生態活動,這也是時代的一個發展,所以這也是清明的一重奏。
臺灣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劉惠萍在題為《傳説與節俗——以清明插柳民俗為例》演講中説,柳不管是在原始的民俗當中,或者説在佛教當中,事實上它都具有去邪,或者去鬼的功能,甚至於柳在《本草綱目》當中記載有很多的功能。當然,也因為這樣的關係,可能原來的上巳節用柳來去除不祥的思維,慢慢地被寒食,甚至於被清明所吸收了以後,可能就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臺灣輔英科技大學副教授張百蓉女士演講的題目是《臺灣原住民的掃墓活動》。她介紹了臺灣原住民清明節的三個模式,一個是舉行他們的傳統的祭儀;第二種是結合天主教,或者基督教的信仰,天主教舉行彌撒,基督教的人舉辦復活節;第三種就是各家自己的祭拜。
臺東大學教授吳騰達先生顯然對臺灣地區的鄉土廟會和寺廟組織非常熟悉,對民間信仰組織的觀察非常有經驗,他在他的演講《神鬼交鋒——人神共祀的清明法會》中,生動地介紹了臺灣的清明節。
關於節日文化
長期從事民俗學教學和研究生培養的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邢莉女士,演講的題目是《民族民間節日的先準及保護原則》。隨著時代的變化,節日正在轉型,保護節日確實還是一個應該呼籲的問題,如何保護節日呢?她認為應該有以下兩點:第一點就是保護節日的核心價值。第二點就是要讓民眾有一種保護觀念。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蘇金智,他同時還是中國社會語言學會的副會長,他從語言學的角度希望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明確化、單一化,然後走向世界。他在題為《節日的文化語義及其發展》演講中説,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現在已經演變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其文化語義也經歷了一個不斷擴大的過程。經過時間的推移,如果逐漸發展成為紀念已故親人的活動,清明就有可能走向世界。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徐振國先生也談到節日走向世界的問題,他在題為《文化創意産業的理論轉向和在地文化産業的重現》演講中説,節日文化的傳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他還清晰地提出了一個與世界人民分享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構想的進程:把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語義明確化、單向化,然後對外傳播推廣這一節日文化,讓世界更多的人群了解,並且邀請世界上更多的人群參與中國傳統節日活動,與我們共用節日的樂趣,最後成為全世界共同的節日。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山西省人大副主任安煥曉,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等一同出席會議。
[責任編輯:張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