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9 15:31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一、弘揚我國傳統孝賢文化的現實意義
孝賢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內涵最深、包容最廣、綿延最長、最有滲透融通力的文化體系。從行為上説,孝文化的精華包含了諸如文明禮貌、尊敬父母、照料贍養老年人、友愛兄弟、家庭和睦等美德內涵。從內容上來説,孝文化包括了孝、悌、敬、誠、善、恭、禮、謙、寬等傳統美德範疇。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特定群體的特有行為是社會文化的表現,家庭養老深深根植于我國家庭倫理孝賢文化的土壤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 孝賢文化作為社會的意識形態和人們行為的規範,在各個時代發展中其內涵也有很大的變化,這正是各個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反映。因此説,各個時代孝賢文化的社會現象,都帶著各個時代的基本特徵, 我國儒家傳統文化強調“孝”,“以老為尊”、“尊老敬賢”,千百年來逐步形成和發展到今天的孝賢文化。孔子是孝賢文化的奠基人,是以親子關係這人類最自然的情感為基礎建立的一套社會道德規範,以“孝”作為人道之始,作為人性的本根,作為家庭和社會秩序、道德律令的基礎,具有強烈的情感歸依。道德是“一種社會總意識形態,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通過孔子等先哲的倡導,“孝”遂成為德行之本,人們立身行事的出發點,相應的養老模式錶現為孝賢文化,孝賢文化將家庭養老觀念的價值觀賦予我國家庭養老的基本模式中,贍養老人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內在責任和自主意識,是其人格的一部分。可見,傳統的孝賢文化與家庭養老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繫。千百年來傳統孝文化自有其精華和合理性,其産生的心理情感和倫理文化基礎也是不容懷疑的,社會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對我們當今社會仍有現實的指導意義,我們無論是從維護家庭和諧還是社會穩定的角度,還是從促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角度看,我們都有必要重新審視傳統的孝賢文化,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之進行弘揚、創新和發展。
孔子並不滿足於孝道對於穩定家庭秩序的作用,他更看重的是“孝”的社會功能。當“孝”成為一種強有力的文化心理、行為習慣和傳統美德的社會規範之後,它具有能完善人的功能,其滋生的道德習慣能遷移到一個人的立身行事處世上。移孝為忠,移孝為信,移孝為修身之道,孝成為整套社會道德規範的原始起點。一個孝子除了具備對家庭的責任感外,必然也會産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將孝道由私德引向社會公德,將社會公德建立於個人私德和人倫自然情感之上,是孝道能夠成為傳統道德文化建設基石的根本原因,是新時期我們“以德治國”,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完善社會保障、居家養老模式的基礎,這也正是我們現在要大力弘揚孝賢文化的現實意義。
長期以來,我們把傳統孝道視為封建意識形態,從建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的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裏,黨內“左”的錯誤盛行,發展到文化大革命,一次次的“破四舊”、“批孔”,大革傳統文化之命, “孝”這樣的傳統道德,大力鞭笞,曆盡劫數。從此,人們對“孝”噤若寒蟬,談“孝”色變。直至今天,人們仍然不能正確對待“孝”道,仍然簡單地把它當成封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 傳統孝賢文化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對它在道德建設上的基礎地位和作用缺乏應有認識,在實踐中忽視和遺忘對孝賢文化及孝道的弘揚和建設,進而影響到了整個新時期社會思想道德建設。這種現狀,凸顯了我們對傳統孝賢文化認識的片面性,反映了我們對孝賢文化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傳統孝賢文化對於目前我國思想道德建設功能的忽視。
當前我國仍處於社會轉型過程中,這是一個矛盾相對集中、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激烈交鋒的階段。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經濟、人民生活水準都得到了較高程度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社會主義道德雖然仍處於社會道德的主流地位,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種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沒落的思想道德觀念,卻有滋長漫延的趨勢,嚴重的是傳統的養老敬老美德也被衝擊,部分子女的道德水準滑坡,不盡贍養照料老人的義務,打罵老人,隨意侵佔老人財物,甚至虐待遺棄老人,近年來,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等現象時有發生,遺棄、虐待老人的案件大約佔民事訴訟案件的10%左右,並逐年呈上升趨勢。 較長時期裏我們拋棄了傳統孝道,忽視了孝賢文化對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功能,遺忘了道德形成的心理情感依據和倫理文化基礎,因而長期以來思想道德教育往往缺乏感召力和説服力。韓國、新加坡等儒家文化圈國家吸收和弘揚我國傳統的孝文化,倡導對民族盡忠,對父母盡孝,它在歷史上對維繫家庭和睦、社會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積極倡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進行孝賢文化創新和孝道建設,探討新孝文化的內涵、特徵及建設的途徑與方法,適應家庭結構小型化的養老照料模式的轉變,符合現代生活方式,體現人道、科學、民主的新型倫理道德。這種新孝道,應該既有利於家庭的和睦穩定,有利於個人的健康發展,又有利於人們正確地處理個人、家庭、社會之間的關係,能夠促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促進社會和家庭的和諧發展。弘揚新的孝賢文化對推進思想道德建設,應對高齡化社會的各項對策意義重大,它也有利於應對我國面對21世紀的“銀色浪潮”及老齡化時代帶來的各種挑戰,指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國富民強、幸福安康和諧的現代化國家。
[責任編輯:張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