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蘭溝的女兒
大約40分鐘,她能到達換乘站——惠新西街南口站。
如果不出意外,再坐20多分鐘的5號線,她能抵達位于天通苑的家。
所謂家,不過是分租房中的一個隔間,每月房租400元。
天通苑這個北京最大的經濟適用房集中區,是潘小梅能找到的理想居住地——有地鐵、能群租。
幾年前,潘國清曾去女兒的住處看過:不足6平米,一張床幾乎擠佔了所有空間,角落里堆著電飯鍋和電磁爐。
“還不及這房里炕頭這麼大。”11月14日,坐在河北平泉茅蘭溝鄉的平房里,潘國清比劃著。
茅蘭溝地處偏僻,從這里要翻越幾座土黃色的“梁子”(山丘),才能到達25公里外的平泉縣城。
房子是潘小梅10年前湊錢給家里蓋的,那時她每月攢著工資把錢寄回來,自己的生活費不夠,就向朋友借。
潘小梅一年最多回老家兩三次,潘國清的臥室里,挂著一張和女兒在天安門的合照:那是多年前的夏天,她穿著藍色裙子,搭配灰藍色的馬甲,黑色靴子延伸到小腿,靴子上有細碎、小小的亮片。左邊胳膊挎著父親,笑起來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她從小就愛美,上小學時,兜里要是有個十塊八塊,就會攥著錢到小鎮的照相館里拍照。”
女兒長大了,自己也成了母親,說起在外打工的不容易,潘小梅的媽媽總是掉淚:“小梅每天連菜都舍不得買,吃飯總是對付。”
這兩年,潘小梅工資漲了,居住環境卻沒改善。“她要撫養7歲的兒子”,潘國清說。
[責任編輯: 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