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K12在線教育:盈利缺乏可靠模式 洗牌期或來臨

2014-09-26 10:2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轉發 打印

  另一方面,眾多互聯網企業,憑著他們在互聯網行業的積累和思維,試圖把新技術所能夠帶來的種種革新和便利之處應用到傳統教育的實踐中去。

  有人更是以“逼上梁山”,來形容傳統教育機構的“無奈”。兩面夾擊的情況下,有人更是提出:傳統教育機構不轉型,可能就是死路一條。

  去年8月,美股上市公司學而思正式更改集團品牌並宣布全面轉型,彼時CEO張邦鑫表示,未來不僅會推出覆蓋線上線下的教育產品,還將加快圍繞在線教育市場進行投資。

  之後,好未來5000萬收購考研網,又在今年1月1.5億戰略投資在線母嬰交流與教育平臺寶寶樹,一係列的投資收購,在好未來看來,豐富了公司的產品線,能補充、拓展現有在線課程。

  傳統培訓機構巨頭新東方也表示,集團會繼續在互聯網教育這塊發力,對于在線教育的子公司發展會投入更多資金和資源上的支持。

  新東方在線CEO孫暢此前對媒體透露,新東方在線未來幾年會加大新項目研發投入,除了與領域中最厲害的公司組成聯盟,做新的項目外,還將支持靠譜的內部獨立創業新項目。

  總結這些案例來看,傳統教育機構普遍存在于以下三種模式:自己研發網絡平臺;或者借助第三方;抑或合資的方式包括收購、股份合作組建新公司。

  例如像學大的e學大、好未來的家長幫,都是根據線下老師的需求開發屬于自己的網絡平臺,由自己的技術團隊進行規劃、開發。

  還有例如在淘寶大學、YY、傳課網、滬江網開課這些平臺,成為小規模傳統教育機構的首選,不僅節省了開發成本,還能借助這些平臺的優勢,獲取一定的客戶量,可以說是“多、快、好、省”最佳解決方案。

  但是也有分析指出,現在很多的傳統教育機構都是把在線教育作為一個工具使用,尤其在教育O2O中用的是混合式教學模式,至于在線教育完成數億元的銷售額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往往很難用數據解釋,其後仍然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

  困局:K12在線教育與現實之間有一堵牆

  近日,一項名為“國內中小學教育學習現狀”的調查報告顯示,49%的學生使用過在線教育,36%的學生想近期嘗試。似乎在線教育已然被大部分學生和家長接受,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際採訪中卻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初中階段也許還有可能,但是小學應該不會選擇在線教育。”一位家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的兒子今年讀二年級,已經開始在外報了一個奧數培訓班。

  這樣的現象在上述孩子的學校非常普遍。上述家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由于擔心小孩的自控能力和在線教育的培訓效果,她暫時不會選擇在線教育培訓。

  到底怎樣才能吸引到家長來付費,而又使孩子能夠得到很好的學習效果,依然是困擾當下K12在線教育的一大因素。

  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基礎教育全球最強。業內專家指出,K12教育領域牽扯很多深層次的東西。其中既有教育本身的問題,也有中國傳統觀念的問題。而這是在線教育是一時無法突破的。

  正如上述那個二年級的小孩一樣,這個階段的孩子可塑性極強,很易受到外界信息影響,在傳統觀念中,互聯網顯然無法在中國家長面前充當一個好老師,即使只是培訓方式的轉變。

  “我們更看重的是結果,如果不能因材施教,輕則學習效果打折,重則會將孩子領入歧途。”上述家長直言。

  業內專家指出,這正是長期以來,中國K12階段教育都是以面對面的線下教育為主的原因。在得到有支付能力的家長的肯定之前,在線教育必然要走一段艱難的探索之路。

  不難看出,雖然很多人在批評傳統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扼殺一部分創造力,但我們又不能否認它的驚人效果,因為在這個仍然以“分數”作為主要參考的大背景下,應試教育的效果是令絕大部分家長滿意的。

  有分析指出,教育產品的核心雖然是一個個的老師,但課程大綱的制定卻是需要團隊協作,K12市場更是如此。所以,優質的課程並不掌握在單個的老師手里,而是通過係統化掌握在學校和培訓機構手里。而這些課程資源,是這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太可能放到第三方平臺。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曾坦言,公辦中小學用不用在線教育產品,並不是由在線教育產品優秀不優秀決定,因為其中的利益格局極其復雜。

  “在我們看來,其實是現在的互聯網技術仍然難以實現人與人當面交流的那種情感需要,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學校在使用在線教育產品中仍然有許多保守。”原上海中學校長唐盛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唐盛昌在實際的學校管理中發現,在線教育產品除了本身的質量好壞之外,學校投入的成本也是其考慮是否引入在線教育的重要因素。

  再加上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仍然處于緩慢進程之中,眼下K12在線教育的產品都停留在聚集人氣和應試輔導階段,似乎只能爭搶部分傳統培訓市場的蛋糕,與學校之間存在一道堅固的“圍牆”,並沒有真正進入課堂。

  “K12在線領域是一個對企業資金、行業人脈、內容資源、技術平臺、銷售渠道均有很高要求的行業。”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呂指出,未來肯定會有企業在K12領域這個門檻很高的領域折翼,互聯網企業進入中小學領域,不交學費是不可能的。

  盈利:缺乏可靠模式

  縱觀目前眾多類型的在線教育公司,大多不外乎以下幾種形式:以資訊和論壇為主、以教學內容為主、以平臺搭建為主、以輔助地面教學為主。

  然而要找到一條真正實現盈利的道路,現在看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100教育的負責人劉豫軍認為K12市場有一個特點:分布廣,網點多,機構分布在大街小巷,甚至大家住的小區周圍都存在。

  基于這個特點,劉豫軍希望100教育在這個領域里,能夠把先前積累的技術和工具平臺,開放給目前市場上的各類機構。

  實際上,K12領域很多機構規模很小,可能並不具備研發的實力,劉豫軍的希望是,嘗試一種合作的模式,讓K12領域的機構共同來做,100教育發揮的是平臺的功能。

  而平臺並非人人都有能力搭建的,在一個尚未成熟的市場,平臺還是內容,無疑是創業者必須慎重選擇的不同路徑。

  梯子網、那好網關停的消息傳出後,有不少分析認為這是在線教育倒閉潮來襲的前兆。這一觀點也得到了俞敏洪的認可。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