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辣條生產環境臟亂差 包裝員工手指潰爛(組圖)

2015-03-16 08:3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史上最牛零食”辣條調查:生產環境極臟

  位于河南省通許縣工業園的開封勁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廠房內,工人直接用手將辣條一塊塊裝入塑料包裝袋。

  “狡兔三窟”隱蔽生產——誰嬌慣出辣條的“任性”?

  記者調查發現,早在2011年5月,河南省內53家辣條生產企業的不合格產品全部被北京市食安委下架。河南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立即由省食安辦牽頭,省衛生廳、工商局、質監局等單位組成督導組,對鄭州、漯河等4個省轄市調味面制食品核查工作進行了督導。

  督導組發現,河南省一些辣條生產企業確實存在衛生條件差、生產車間布局不合理、沒有檢驗設備等現象,並對一些企業依法處理。然而記者調研發現,為躲避執法,一些企業或改名,或採取更為隱蔽的方式繼續非法生產,並形成了利益鏈條,阻撓監管部門執法,加大了監管難度。

  2013年,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偏遠鄉村的“河南晉林食品有限公司”,曾因非法生產辣條被曝光。然而記者注意到,北京市食藥監局今年1月下架的名為“五塊牛肉”的不合格辣條,雖生產廠為“尉氏縣晉林食品有限公司”,但經工商局查詢發現,這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同一人。

  根據外包裝標注地址,記者輾轉來到了開封市尉氏縣崗李鄉冉家村。一進村口,滿村都飄著辣條的味道,走近源頭記者發現近千平方米的廠房,全部用高牆圍上,僅留一個由專人把守的鐵門供人出入。牆頭上甚至還裝有攝像頭,任何靠近鐵門的人都會被拍下。大門口不挂廠名,從外部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家院。

  “你給老板打電話吧,他跟我說了我才能讓你進去。”記者提出進廠洽談,遭到拒絕。看門人稱,老板多次囑咐過,生面孔想進入廠房內必須經過老板本人同意。

  一家制造辣條的企業為何如此守備森嚴?記者來到尉氏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想了解這家企業的狀況,並希望執法人員能與記者一同前往實地查看,但卻遭到了主管副局長張鵬的拒絕:“全縣僅有6名執法人員,都在下鄉,況且你們反映的情況也不算緊急事件,要不你們明天上午再來,我有時間就帶著人過去檢查。”

  就在記者剛離開質量技術監督局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里,一直蹲守在這處“神秘”工廠附近的另一組記者就看到一輛鄭州牌照的越野車開進了這家數小時都無人進出的食品廠院內。而僅僅過了十分鐘,一直徘徊在空氣里濃鬱的辣條味就已悄悄散去,屋後嘈雜的機器聲也瞬間安靜了下來。

  13日下午4時許,記者致電尉氏縣質監局負責人詢問檢查情況。該負責人說:“你們第二天上午沒來呀,我們就沒去查。”面對記者的追問,該負責人立即改口稱,第二天就去檢查了。當記者表示希望了解檢查結果時,該負責人稱馬上要開會,迅速挂斷電話。隨後,記者又陸續撥打了該局另兩位食品安全監管負責人的電話,均被告知“你打錯電話了”。

  藏身于偏遠鄉村的“黑工廠”“小作坊”成了挖不凈的“毒瘤”,一些辣條就可以這般“任性”。在北京市食藥監管部門下架的不合格食品名單中,“辣條君”頻頻亮相,僅2014年的下架數,就佔到不合格食品總數的12%。

  在遍布全國的辣條中,質量不過關的究竟佔多大比例?目前尚無精確統計。但記者注意到,有關部門已開始加大對不合格產品的查處力度。

  2015年至今,北京已下架鄭州市奇佳食品廠生產的“麥農香片”、郟縣彭桂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爆牛脯”、新鄭市樹林食品廠生產的“齊天大聖”、鄭州二七區啟明食品廠生產的“雞不可失”、尉氏縣晉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素食五塊牛肉”、通許縣方一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素雞汁棒”、平江縣華仔食品廠生產的“酒鬼素蹄筋”等7款不合格辣條。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最新發布的抽檢情況顯示,15款辣條上榜不合格產品名單,不合格項目包含酸價、菌落總數、檸檬黃、胭脂紅等。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