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估值較低
與A股類似,近期港股相對應的內銀股表現也強于大盤走勢,但漲幅明顯不如A股。瑞銀集團稱,中國繼續放寬流動性,銀行同業拆息及貸款利率將會下跌,而中央推動海外基建項目投資,相信內地銀行的不良貸款于未來三至四季增長速度會放緩。過去一年銀行不良貸款的壓力似有緩和,目前內銀股價已經見底,未來會逐步提升。預計銀行明年純利增長介于3%-11%,2016年增長3%-12%,2017年增長10%-18%。
不過,亦有外資行持保守態度。里昂證券報告指出,目前亞洲、歐洲和美國的投資者對內銀股的興趣大減,其中美國投資者主要關注宏觀環境及貨幣風險問題,而內銀AH股兩者表現不一致,也反映內地與海外投資者看法有較大差距。
具體到標的,綜合各大行的近期評級報告看,中國銀行是目前大部分機構看好的內資銀行之一。瑞銀報告指出,中國銀行為行業首選,受惠于離岸人民幣業務增加,而整體來說看好國有銀行多于股份制銀行,認為前者貸款年期較長,而股份制銀行仍要面對資產質量問題,以及息差下跌壓力。該行將中國銀行的評級由“中性”調高至“買入”。
對中國銀行持同樣樂觀態度的還包括大和總研。該行指出,來自對存款保險制的貢獻以及凈息差收窄趨勢,應該對中行盈利的負面影響最少。此外美聯儲開始“收水”,利于中行境外業務凈息差的表現。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