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暖的經濟賬
按照支出計算,北方的取暖費用並不便宜。北京市民周先生表示,按照一季30元/平方米的最高標準計算,其130平方米的住宅每月取暖花費超過900元。在南方的採暖主要是電器為主,安徽合肥市民姜女士表示,她冬天一般是開空調取暖,其140平方米的住宅電費每月約為400元到500元。這麼算來,南方採暖的成本要比北方便宜不少。
王玨林指出,現在南方實行集中供暖還存在三大難題。一是經濟問題,比如補貼難,集中供暖帶有惠民性質,對于南方的地方政府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二是資源緊張,現在南方的電力、北方的燃煤都比較緊張,全國都實行集中供暖將會讓資源更加緊張;三是設施問題,集中供暖需要大面積的設施建設,對于南方既有建築而言,還沒有供暖配套,這是一項龐大的改造工程。
從經濟角度看,2012年北京市投入約30億元補貼供熱企業以確保居民供暖效果,供暖補貼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從環境角度看,業內人士介紹,北方採暖建築也消耗了大量能源,要佔到我國建築能耗的40%左右。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江億對媒體表示,如果南方都採取集中供暖,將會極大增加我國的能源壓力。
供暖的前提是保暖的房子
“相對于供暖,南方地區居民更需要的是保暖的房子,否則一旦供暖,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譚洪衛指出。
當然,這也不能說集中供暖不能在南方推廣。業內專家指出,一些大型企業擁有良好的余熱、廢熱資源,可以對此有效加以利用,構築區域性集中供暖係統。還有一些可再生能源供暖係統也可以推廣,如地源熱泵、污水源熱泵、太陽能集熱係統等,關鍵是要因地制宜、科學優化。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