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高爾夫球場10年凈增400家 違規球場為何蔓延

2014-11-03 08:47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違規球場為何蔓延

  國家在10年時間下發近10道禁建令,國內高爾夫球場凈增數量超過400家。這一現實讓國家相關部委多少有些尷尬。北京某大學一位教授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相關部委遲遲不出臺相應規范細則,是近10年高爾夫球場泛濫的主要原因,“政令不暢通也是一個原因,不過從側面反映了國內高爾夫球場旺盛的市場需求”。

  地方政府和企業通常被認為是高爾夫球場泛濫背後的主要推手。招商引資需要、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等理由,將地方政府由政策的執行者變成了違規球場的推動者,一般情況下,地方政府官員並不會因此受到處分。

  江蘇某地一位副處級官員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招商引資過程中,一些客商把是否有高爾夫球場當成衡量投資的一個重要標準,這成為地方政府支持高爾夫球場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罪不責眾的心理也是地方政府官員普遍敢于鋌而走險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在這位官員看來,國家禁建政策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比如我們這里的球場是由礦坑改建而成,既不佔用耕地、林地,還改善了原來臟亂的環境,按理是不應該被禁止的,現在也只能停業整改。”

  全國600多家高爾夫球場中,以央企為首的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與民企兩股力量平分秋色。“國家隊”中,保利、中信、遠洋、華僑城、海航和南山等企業是其中的佼佼者。民間資本以雅居樂、觀瀾湖、盛泰、名人、萬達等為主,其中多數企業均有房地產等配套。在高爾夫球場“民間隊”中,業內有“南觀瀾、北盛泰”之稱。不過與實力雄厚“國家隊”相比,無論球場規模,還是政策抗壓度,民企均無法望其項背。

  據業內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全國共有近90家高爾夫球場面臨被整改關停的命運,其中絕大多數為民企建設的球場,而央企球場大多安然無恙。國家相關部委公開查處的違規球場信息中,央企亦很少上榜。

  近日,有媒體報道海南省70%以上高爾夫球場處于虧損狀態,海航旗下7家球場舉步維艱。其實不僅僅海南,全國多數高爾夫球場盈利狀況並不理想,多數處于虧損狀態,眾多地產商建設高爾夫球場是為了銷售房地產項目。

  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在中國高爾夫球場建設過程中,房地產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幾乎所有高爾夫球場項目均有地產陪襯。其實,對于盈利狀況並不理想、甚至虧損的高爾夫球場而言,房地產才是真正的盈利點。

  上述北京某大學教授表示,高爾夫球場對區域性土地價格和房價有極大的提升作用,“尤其是一些郊區樓盤,高爾夫球場可能賠錢,但這些損失可以通過提高房價成倍彌補回來,國內很多球場其實都是地產項目的配套。”

  在國家政策不完善的背景下,禁建政策成為一紙空文,地方政府與企業出于共同需求,利用政策空白點,成為高爾夫球場建設的主要推手和實施者;在政治實力和經濟實力均較為雄厚的央企的推波助瀾下,10年間,高爾夫球場建設幾成脫韁野馬。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